水肿怎么办?!
五苓散它来了它来了!
来源
《伤寒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
功效及应用
祛湿类中成药
功效: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应用: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水肿,蓄水证,痰饮,泄泻
1、水肿:阳气不足,膀胱气化无力而致水湿内停所致;
2、蓄水证:外感表证未尽,病邪随经入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所致;
3、痰饮:水湿内蓄于下,夹气上攻所致;
4、泄泻:脾胃湿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所致;
处方与用法用量
方歌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组成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用量
猪苓(去皮)、茯苓、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作者/于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