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老中医谈肾脏病水肿的中医药治疗

时间:2022-8-4 19:18:23 来源:水肿

编者的话:胡勇,男,生于年,湖北麻城市人,主任中医师,麻城市名老中医,麻城市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自幼得祖父湖北省名老中医胡衡甫薪传,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擅长中药治疗慢性肾病、肝炎肝硬化、慢性心脑血管病以及疑难杂病,因临床疗效显著,在本地有很好口碑。

水肿病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是多方面的,有急慢性肾病、肝脏疾病、心脏疾病、肿瘤性疾病、风湿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中医药治疗急慢性水肿多有较好效果,但明确诊断亦十分重要。

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内经》认为水肿的成因为外感风邪,并明确指出发病机制与肺、脾、肾有关。《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5种类型,又从五脏发病的机制及其证候,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指出瘀血是导致水肿的原因。朱丹溪根据虚实辨证,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丹溪心法·水肿》中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目前中医对水肿的辨证分类已渐趋完善。

胡老师在辨证上,仍以阴阳为纲,凡感受风邪、水气、湿毒、湿热诸邪,证见表、热、实证者,多按阳水论治。凡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损伤正气,证见里、虚、寒证者,多从阴水论治。但我们在临证时不可不知,阴水、阳水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许多患者由于阳水时失治或误治,正气受累,心肺脾肾气化受损而转为阴水。胡老认为水肿病的形成,与肺、脾、肾气化功能失司有关,以肾为本,以肺为标,其制在脾,此为水肿病的核心病机。

1水肿初起,在肾脏功能尚未损害者,用五苓五皮合方,加鸡內金、茅根、厚朴、防己,在临床上运用得法,有意外之效。水肿初起通治基本方具体用药如下:

茯苓15-30g泽泻15g猪苓15g桂枝10g炒白术10g陈皮10g茯苓皮15g生姜皮10g桑白皮10g大腹皮15g炒鸡内金10g白茅根30g姜厚朴10g防己15g。

加减法:若伴风热表证,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即麻黄6g连翘15g赤小豆30g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30g地丁15g,伴内热里证,加忍冬藤30g地丁15g连翘15g蒲公英30g。其它证候,随诊加减。

2慢性水肿,又当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篇中求之,多注意温补脾肾,济生肾气丸、香砂六君子丸治慢性肾衰竭颇有功效。具体药方:

制附子10g茯苓15g泽泻15g山茱萸10g山药10g车前子9g牡丹皮6g桂枝10g怀牛膝10g熟地黄10g党参15-30g炒白术10g炙甘草3g陈皮10g法半夏12g木香9g砂仁6g干姜6g

《衡庐医话》:陈修园论述济生肾气丸于《金匮要略浅注》云:“久服必致阴霾四布,水势滔天不为无见,以余临床经验,必须与香砂六君丸间服,方不致有柔腻之弊”。胡老经验来源其祖父胡衡甫,值得临床重视。

中医内科教材上“越婢加术汤证”在当前临床上已经很难见到,多见于水肿病极早期。如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等风水相搏证候者,应尽早应用。

临证选方用药,不可固执认为上述二方可以通治临床各种类型水肿病,仍需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另外,应注意到疾病是动态发展的,“证”与“病”都是可以变化的,证变方变,方由证立,如慢性水肿者见血瘀证,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化裁,如见血虚水盛证候,可选当归芍药散化裁。因慢性心衰引起的水肿在临床上很常见,其病机为“水气凌心”,胡老宗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临床常用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加葶苈子、瓜蒌子治之。

张**,男,62岁,住院号*****,-12-9初诊。

中医四诊及病史:近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伴颜面轻度浮肿,晨起时加重,午后减轻,医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反复多次在我院肾内科住院予以“激素、利尿消肿、降尿蛋白、改善循环、维持内环境、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近1周以来患者双下肢乏力明显,步行费劲,伴口干,舌尖疼痛,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伴双视物模糊,眼胀。舌红苔白脉弦滑。有“胃病史”30余年;有“腰椎病”病史30余年;有“前列腺增生”病史(具体不详)。

辅助检查资料: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胸部CT平扫(H):诊断建议:双肺支气管疾患。双肺散发炎性增殖灶。纵隔淋巴结可见。建议复查。生化:TP44.2↓g/LALB23.8↓g/LK4.44mmol/L钠.7mmol/LCl.8mmol/LUrea5.22mmol/LCr97.1↑μmol/LUAμmol/LGlu4.39mmol/LTG0.87mmol/LTcho4.56mmol/LHDL-Chol1.87↑mmol/LLDL-Chol2.27mmol/L。ESR22↑mm∕h。超敏CRPhs-CRP14.71↑mg/L。24h尿蛋白定量.95↑mg/24h。尿常规:潜血+-蛋白质3+。痰培养:阴性。腰椎CT平扫(全部椎体)(H):诊断建议: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新左膝关节MRI平扫,新右膝关节MRI平扫(H):诊断意见:双膝关节腔及髌上囊积液。双膝内侧半月板后角Ⅱ级信号改变。

中医诊断:水肿(阴虚湿热,风热犯肺)

西医诊断:1.肾病综合征2.前列腺增生3.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4.牙髓炎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用药:咽痛,下肢肿,小便不利,治以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予玄麦甘桔银蒲汤化裁,用药如下:

生地30g,玄参15g,麦冬15g,桔梗10g,

甘草6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白茅根30g,

小蓟30g,白花蛇舌草25g,石韦20g,旱莲草12g,

女贞子10g,益母草20g,丹皮10g,川牛膝10g,

5副,水煎内服,每日1副,分2次内服,餐后服用。

-12-12胡老查房,查看病人,患者腰疼稍改善,同意目前诊治思路,建议可暂不予激素治疗,中药处方加大阴柔药物剂量,黄芩10g玄参30g生地50g泽泻10g,停蒲公英。治疗用药在1月以上,逐渐停用激素,在减激素过程中,加温阳利水药物,葫芦巴、黄芪、党参、附子等。

-12-17患者神清,精神可,无明显双下肢及颜面部浮肿,咽喉疼痛较前明显改善,下肢乏力好转,可步行。出院带药如下:

生地30g,玄参15g,麦冬15g,桔梗8g,

甘草6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白茅根30g,

小蓟30g,白花蛇舌草25g,石韦20g,旱莲草12g,

女贞子10g,益母草20g,丹皮10g,川牛膝10g,

泽泻10g

7副,水煎内服,每日1副,分2次内服,餐后服用。

另嘱每周减激素1片,继续中药治疗。

(本文摘自陈利民撰写的师承总结《胡勇主任医师中医肾病学术经验总结》一文,文中方剂可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灵活运用,切忌原方不加辨证使用!)

胡勇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普通门诊时间:每周一、周四、周五、周六全天

地点:门诊2楼内科1诊区,中医科门诊5号诊室

欢迎网上预约挂号,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yf/1470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