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已经7、8个月的小范,看着自己的腿脚,难过的哭出了声。
“怀孕之后,一直在努力保持身材,除了肚子大了其他地方都挺好的。可一两个月前,腿脚突然就开始变胖,这一阵胖的更明显了。这到底怎么搞得,难道就因为平时多吃了点鸡腿和猪蹄?”
相信和小范有着同样烦恼的不止她一个。那么,元凶是什么,鸡腿,还是猪蹄?
答案是:孕期水肿。(鸡腿、猪蹄虽影响不大,但还是要适量为好)
孕期水肿从何而来关于孕期水肿有个说法:十个孕妇九个肿。多数孕妇在孕期或早或晚都会有手脚浮肿的现象,这其中下肢水肿相对比例要大一些。
一般来说,孕期水肿多发生于孕28周以后,此时孕妈的子宫已经增大到一定地步,有可能会压迫到静脉回流。静脉回流不好的孕妇此时就容易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
孕期水肿会随着怀孕时间而变得日益明显。妊娠过程中,孕妇的血容量会增加约40%,相对的组织间液也会增加。整个孕期孕妇体液会增加6-8升,其中4-6升为细胞外液,它们贮存于孕妇体内组织中,如小腿、脚踝、脚掌等位置从而形成了孕期水肿。
“肿”类需要正确认知孕期水肿根据情况不同主要分三类,生理性水肿和过胖的“肿”威胁不大,而病理性水肿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生理性水肿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子宫压迫心脏到双腿间的血管造成,因为血液和淋巴液代谢不好、循环不畅导致腿部体液堆积所致,多发生在膝盖和脚踝以下处。这类水肿一般出现在孕晚期,按压凹陷后很快能恢复,多出现在久坐久站后,症状一般较轻,孕妈体重多呈现为逐步增长。
病理性水肿多油疾病造成,如肝肾疾病、心脏病、妊娠毒血症等,对孕妈和胎儿健康威胁较大。这类水肿出现的部位也不局限于膝盖、脚踝处,脸、手、腹等部位都会有水肿出现,按压凹陷后也不易恢复。病理性水肿的孕妈,体重增长幅度较大,有时甚至达到每周1.5公斤左右。如果孕妈遭遇的是病理性水肿则须尽早就医,防止水肿压迫腿部神经。尤其需要提防妊娠期高血压,它不仅会影响孕妇肝功能和心脏功能,还会致使胎儿宫内成长缓慢,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
过胖的“肿”多因孕妈不控制体重、营养过多所致,孕后期体重增幅较大。此类情况须控制孕妈饮食和体重增加即可。
无需恐慌,积极应对有些孕妈会觉得,水肿不就是因为体内水分堆积吗?那少喝水或者不喝水不就完事了。
住手!喝水是维持人体功能最不可或缺的事,一旦孕妇水分缺乏会造成身体新陈代谢混乱,极易影响孕妈健康,还会导致羊水少,直接危害胎儿健康。
应对孕期水肿,你要做好这几点
保证良好休息。孕妈每天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不要过于紧张劳累。睡眠时可以采取侧卧位和垫高脚,避免对下肢血管的压迫,改善下肢血液回流。
适当活动。孕妈不要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应当适时活动一下,包括工作和休息时走动一下,可以有效缓解水肿。健康情况允许的话可以适当锻炼一下,活络关节舒展肌肉,都有不错的效果。
饮食得当。饮食上孕妈应当遵从高蛋白、低盐的原则,不食用腌制品,不宜过多饮茶、喝饮料,少食醋,适量进食肉蛋奶与豆类食品。另外,冬瓜、芹菜、红豆等食物也可有效利水消肿,同时可补充孕妈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孕期水肿消除有着较好效果。
营养补充。贫血及营养不良是造成病理性水肿的原因之一,因此孕妈应当注意蛋白质与维生素的补充,也要适当的补充铁,不仅从饮食中补充,营养剂也是途径之一。
远离孕期水肿,不仅是为健康着想,也是为了生活的便利。从此刻做起,与水肿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