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体内易缺水?
老人对口渴的敏感性降低,所以机体经常处于失水状态,消化液分泌少,容易便秘,血液粘度大,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婴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因此单位体重需要补充的水量高于成人,婴儿虽以液状食物为主,但在两次喂奶中间也宜喂些水。
儿童运动量大,对水的需要相应也多,然而孩子们往往贪玩而忘记饮水,到临吃饭时才急忙大口喝水,以致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2、口渴了如何喝水?
如果一次喝的水太多,超过了胃的容纳量,胃膨胀过大会引起胃不舒服的感觉。另外,胃里突然进了大量的水,一下子把胃液冲淡了,就必然影响胃液的消化及杀菌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水分被血液吸收以后,使血液量骤然增多,浓度降低,心脏的负担加重,当心脏功能不好时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的感觉。肾功能不好,还会出现水肿和水肿加剧。口渴时首先少喝几口水,润润喉咙,停一会再喝,也可喝些淡盐水,补充丧失的盐分。采用“多次、少量”的饮法,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3、不渴也要喝水吗?
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那么这时人体已经缺水了。主动原则认为,人们应当主动定时饮水。除三餐外,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另外补充-毫升的水。天热出汗多时,饮水还要增加。
4、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白开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5、喝水也会“中毒”
喝水不当会“中毒”,“水中毒”是指长期喝水过量或短时间内体必须借着尿液和汗液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但随着水分的排出,人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会受到稀释,血液中的盐分会越来越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
6、怎么判断自己身体是否缺水?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缺水呢?记住这十大信号:口腔干燥、舌头肿胀、小便深黄、便秘、皮肤缺乏弹性、心悸、肌肉痉挛、头晕疲惫、感觉过热、没有眼泪等。如果出现这些信号,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