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疲乏困倦水肿虚胖,夏天如何祛

时间:2018-5-5 19:52:54 来源:水肿

每到夏天,就会有很多朋友对我说:“我一到夏天就特别怕热,一热,就容易心烦,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没有一点胃口,体重还疯长,满脸油光,浑身湿乎乎,黏黏的感觉。这会不会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啊?”

夏天体内湿气不除,秋冬疾病缠身

其实,夏天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有点难熬的季节。身体在这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夏天天气热,地面上的水蒸发快,有机物腐蚀极快,这样,空气中热气、水气、浊气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伤人的邪气,中医叫做湿气。

人在夏天中,本身应该多出点汗。但是现在家家都有空调,出汗就出较少,汗不出来,体内的湿气就会加重,跟外界空气中的湿邪呼应,造成“湿困”。在中医里,致病的六淫邪气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湿最难祛除,最为可怕。夏天如不及时祛湿,湿邪既久伤及气血,气血不足致脾胃虚弱,脾胃不能运化水湿,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2点就能自测体内是否湿气重

1.看舌头,如果舌头胖大,边缘有锯齿,就说明体内湿气很严重。

2.看大便是否成形。如果大便不成形,需要用很多手纸擦屁股,说明体内湿气已经影响到了脾胃。

体内湿气重的13中典型症状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13.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

什么原因造成体内有湿气?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能运化水谷,亦可运化水湿。脾喜甘、喜燥、喜阳,但若常食冷饮,寒凉便会伤及脾阳,长此以往,便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使得体内水分代谢失常,造成体湿。

那么,脾虚由何而来呢?请注意平时是否有以下行为,看过之后就不难理解了。

1.过食冷饮;

2.空调所致;

3.穿露脐装使得神阙穴及其背后的命门穴受到寒邪侵袭,从而伤及脾胃,加重体湿;

4.喝性寒凉的饮品造成脾胃失调加重;

5.长期熬夜,夜为阴,昼为阳,熬夜伤阴,容易引起阴虚、气虚,不仅伤害脾胃,还会伤及五脏。

6.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当中,导致湿邪内犯。

夏季如何除暑湿?

现在天气已经越来越热了,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的身体特别的烦躁。而且因为冷热交替,所以导致身体的湿气越来越重。尤其是夏天雨水比较多,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还会导致疲乏困倦、水肿虚胖等情况。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夏季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身边真实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她就是体内湿气重,她是因为工作关系,常常加班熬夜,长此以往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我看到她10次9次有在打呵欠,整天昏昏沉沉的样子,一有空闲就趴桌子上睡觉,还一副睡不够的样子。最近经同事介绍,坚持喝祛湿养血代茶饮,整个人状态都有明显改善,精神多了。她自己也说,身体不像以前那么乏了,湿气除,一身轻。

其实无论年轻还是年老

身体有湿气都要及时祛除

她喝的正是下面这个!

纯中药配伍代茶饮,祛湿效果很好!

#藿香配伍佩兰#芳香化湿。藿香芳香温煦,散表邪、化里湿、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湿解暑。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为祛除暑湿之要药。

#白扁豆#北京《养生堂》推介夏季祛湿食物之一。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此外,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白带过多的女性都可以通过食用白扁豆来进行食疗。

天气越来越热,

此文献给有祛湿需求的你。

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

排毒纤体茶买五赠一

喜迎母亲节到来之际

5月12-15日期间

健康微店推出感恩厚惠活动

美容养颜

补气养阴

清咽利喉

平肝降压

买克赠50克

买六赠一

买五赠一

给母亲最好的爱

就是希望她青春永驻,健康常伴!

祛湿养血代茶饮

排毒纤体茶

黑枸杞

西洋参

铁皮石斛

三七花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店,为妈妈选一份养生好礼!↓↓↓

赞赏

长按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
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jbbk/968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