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肺水肿患者12例护理体会

时间:2018-3-12 22:54:34 来源:水肿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海拔最高,具有高原低气压、低氧、干燥、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环境特点。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到高原来旅游、考察、投资、工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对很多从未到过西藏的人来说,高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很容易使人产生畏惧心理。急性高原病多发于初上高原者,特别是最初的几天,称为急性反应。急性高原反应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急性高原反应多发生于高原移居者,高原世居者也可能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最常见的是肺水肿,其主要表现是:常突然发作,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口唇发绀、大汗、烦躁不安、心悸、乏力等。体征包括两肺广泛水泡音和哮鸣音,心率增快,心尖区可出现奔马律及收缩期杂音,心界向左扩大,可伴有心律失常等[1]。现对年7月-年5医院抢救的高原肺水肿患者12例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17~39(27±4)岁。其中3例合并高原脑水肿,均死亡;女性症状较轻,恢复快。死亡5例,7例痊愈。死亡5例中4例在平原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1例病情缓解后自行下床活动后症状加重不治而亡,1例因海拔高度上升过快。

2治疗方法

高原肺水肿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重症,必须立即进行抢救。应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包括3个方面:(1)就地抢救,严格卧床休息;(2)充分给氧,纠正缺氧,氧疗可持续至整个病情好转;(3)改善静脉回流,给予药物综合治疗:氨茶碱、皮质激素、呋塞米、西地兰等,经上述治疗心力衰竭仍未控制可静脉滴注血管扩张剂,常用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2]。

3讨论与护理

高原肺水肿发病急、进展快,需积极抢救。与急性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肺血容量增多、肺血管内凝血、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神经体液调节失调,过量的水分潴留在体内及肺内等密切相关。

高原上个体的适应差异极大,一般在海拔m以内能较快适应,~m仅部分人,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适应。m左右为人的适应临界高度,易发生缺氧反应。海拔愈高,大气中氧分压愈低,则机体缺氧程度也相应加重。登高速度与劳动强度也能影响高原反应的程度。此外,精神过度紧张、疲劳、感染、营养不良以及低温等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

休息不仅是体力上的休息,还包括精神上的放松,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可给予少量的镇静剂。针对患者出现的恐惧性心理,分析原因,商量护理对策。患者由于是从低海拔地区迅速上升至高海拔地区,原有的对高原的恐惧和焦虑的心情会加重高原肺水肿。在医师和护士帮助下,解除对高原的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在对急、重、危症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创建护理治疗的最佳途径,将患者的舒适作为基础护理的首要目标,吸氧时要注意对鼻咽部的刺激和消泡剂的应用,保温在康复中也很重要,寒冷会加重缺氧。

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观察是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感知活动,病情的观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危重患者对护士、医师的观察抢救能力的要求很高,面对突发的情况要有快速的观察和处理能力,要沉着冷静,目标明确。由于危重患者身上的监护多、病情变化快,要求护士、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学知识。护理过程中要多次嘱咐患者不能劳累,劳累会加重患者肺水肿、心功能衰竭等;熟知高原肺水肿的症状、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的变化,注意患者痰液的变化。对并发颅内压升高的,要注意脑疝的发生;应用镇静剂的患者,夜间要特别仔细,必要时轻唤患者,防止昏迷发生;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治疗时,自觉观察每小时的尿量,及早发现肾功能异常,如血尿的出现等。要保证监护仪正常运转和及时发现细微变化,如轻度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都能为医师的治疗提供良好时机,减轻患者的痛苦,甚至是挽救患者的生命[3]。

护士在工作中要保持适度的紧张,可使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掌控。更要有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高度的同情心,保持积极的情绪才能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件应付自如,作出正确、迅速的反应。

参考文献

1李允美,郭兆香,张德玲.运用有意注意提高ICU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1(9).

2李惠玲,杨惠花,张妍,等.护理部对危重症病人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的尝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1(9).

3卫生部保健局.高原保健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jbbk/946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