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条灸法
(一)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二、拔火罐法
(一)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三、穴位按摩法
(一)目标
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王嘉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