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睑裂区球结膜及纤维血管膜增生,呈翼状侵入角膜,因形态像昆虫的翅膀而得名。一般位于眼球内侧,一般肉眼即可识别。翼状胬肉是由于结膜受到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形似昆虫翅膀而得名。
一般来说,翼状胬肉的症状为轻度眼部刺激症状(发红、干涩、异物感,可能因为急性炎症而加重)或美容问题。当侵及角膜透明区时视力下降,严重时可影响眼球的转动。
常常有患者将翼状胬肉当成是白内障,二者完全不同。
1---翼状胬肉
2---白内障
为什么会长翼状胬肉?
有很多因素,主要是紫外线、风尘、烟雾等慢性刺激,因此,翼状胬肉比较常见于户外劳动者,如渔民、农民、海员等。
对眼睛有哪些影响?
1、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微异物感。
2、翼状胬肉如果充血会呈现红色,因此患者经常会抱怨自己眼睛发红。
3、翼状胬肉长入角膜较多时,会牵拉产生散光,引起视力下降。长到角膜中央、遮盖瞳孔区,会引起失明。
翼状胬肉怎么治疗?
一.首先,要鉴别是否是翼状胬肉
需要与睑裂斑、血管翳、假性胬肉(通常是因为角膜溃疡等原因导致角膜表面破损,同时结膜出现水肿、高度隆起,隆起的结膜与破损的角膜粘连愈合)、角结膜原位癌(Bowen病、上皮内鳞状细胞癌)区别。
二.只有手术能彻底解决胬肉问题
以往的观念是:翼状胬肉长的很大时,医生才建议做手术,这是因为过去的手术技术比较落后,手术后容易复发。由于应用了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目前先进的做法是:只要长入角膜2mm以上,均建议早期手术,对于长入角膜小于2mm者,如果有美容要求,也可手术。翼状胬肉越大,手术难度越大,创伤也越大,复发率越高。因此,早手术,好处多。
专家建议
小、静止期的胬肉无需治疗,必要时可以手术切除。此类手术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这种方法,创伤小,术后复发率较低。
近视手术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及时清扫,和过敏“划清界限”
反反复复流泪十几年,终在爱尔恢复健康
迎风流泪“蓝瘦”,一招让你“不哭”
为什么眼中常含泪水?专家提醒:有病得治
提示以下为爱尔专家介绍
以上部分图片与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