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扩容带来机会
眼界决定成败。在股票市场震荡之际,近期新转债上市后屡创佳绩,中行(601988)、美丰、铜陵上市后,区间最高涨幅分别达5.7%、18%和12%。有专家认为,可转债在扩容中酝酿了投资机会。 进可攻退可守 新转债的回报再次证明,在股市的龟兔赛跑中,看似收益率不高的守旧型产品,做到熊市抗跌,牛市能保持同步上涨,中长期下来的累计回报会超过那些牛市中看起来很懀呛的股票型基金。在今年以来的下跌市场中,偏债型基金又毫无悬念地克服了绝大部分的股票基金。海通证券(600837)统计显示,相较于偏股型基金的惨淡局面,2010年1至7月,纯债型基金和偏债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别到达3.82%和2.72%。 寻觅到一种中低风险、中高收益的标的是很多投资者的梦想。可转债就是这样一种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的品种,其价格走势特点被概括为"熊市像债券,牛市像股票"。股票上涨的时候其股性可以随其上涨获得较高的收益,当市场不看好的时候,它的债性又起到了安全垫的作用。在某些阶段可转债的收益白癜风最好医院乃至可以超越股票收益。1993年,有两位美国学者研究了1973年到1992年期间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收益情况,发现在这20年时间里美国市场上的可转债每一年的收益率到达11.75%,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收益率只有11.33%。 正如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常常援引的,在投资中,我们跨不过7英尺高的栏。我们寻觅的是那些1英尺高的、对面有丰富回报的栏,"所以我们成功的诀窍是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去解决困难。"虽然常常被忽视,但可转债这样的产品或许就是芒格所说的"1英尺高的栏"。 可转债市场扩容 但这"1英尺高的栏"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发挥起拳脚来却不容易。"过去可转债市场不好做,主要是由于其范围太小。"1名上海的债券基金经理坦言。但他的困惑如今却迎刃而解,这是由于,大容量的可转债今年集中上市。6月,中行(601988)发行400亿可转债,8月31日,工商银行(601398)将发行250亿可转债。市场预测,如果再算上计划于年内发行的中国石化(600028)230亿可转债的话,年底我国可转债范围可能超出1000亿,该数值是年初的10倍。 伴随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等金融"巨无霸"的进驻,我国可转债市场迅速发展。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债市的投资机会将集中于可转债市场。中欧稳健收益债券基金基金经理聂曙光就表示,由于转债市场扩容加速和流动性的提升,其对机构投资者及债券型基金的吸引力正在日益增强。可转债具有"攻守兼备"的特性,在A股市场区间震荡下,配置可转债基金能到达平衡资产的功能。他预计工行(601398)转债上市后,这类大盘转债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虽然短时间可能依然随着其正股出现下行,但从中长时间来看,其下跌空间有限,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估值优势比较明显,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择优参与长线投资 那么,如何参与可转债的投资呢?东吴证券的研究员戴欢欢分析认为,在当前转债的公道估值和机构参与的热情较高的情形下,新转债上市后的投资机会仍然值得期待。尤其是机构参与度较高时,投资者一方面可乘机构之风,博取新转债上市的短时间炒新行情;另一方面,对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分红较高且正股景气向好的转债长线投资,不但可坐享债息收益,也可分享正股上行的利好影响。 事实上,可转债也是巴菲特熟练使用的工具,他在投资所罗门兄弟公司、吉列、高盛等公司时,都曾采取先购买可转债的方式。而中国职业投资人林园等也通过购买招行(600036)转债(110036)等获利不菲。 投资可转债,你准备好了吗? 相干链接 债市资金面趋紧 短时间难有较大上涨空间 上周市场资金面迅速收紧,国债市场和企债市场涨势渐缓。预计资金面短时间难有明显和缓,债市上涨空间不大。 上周,央行在公然市场操作方面终结了前一周的净投放局面,净回笼资金910亿元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级市场方面,上周汇金发行了400亿元人民币固息金融债,其中200亿元7年期品种中标利率为3.16%,低于3.27%的预测均值,同时招标的200亿元20年期品种中标利率为4.05%,也低于4.12%的预测均值。偏低的收益率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债券的需求旺盛,对二级市场构成利好支持。 8月25日财政部招标发行了今年第28期记账式国债,发行金额280亿元,期限5年,认购情况稍显平淡。招标结果显示,当期债券中标利率为2.58%,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在资金认购方面,首场280亿元计划招标发行总量共获得471.3亿元资金参与认购,认购倍数为1.68倍。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新债密集发行,主流机构的需求遭到一定挤压,资金的购债兴趣也略显疲态。 展望后期债市表现,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债市整体交投较为平淡,债券收益率很难支持债市有较大上涨空间,短时间债市或将展开整理行情。在通胀、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中短期难以产生实质性变化的背景下,市场资金面的状态仍将是决定债市走向的主导因素,预计未来市场资金面仍将保持适度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