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房出现肿块新妈妈要巧鉴别

时间:2017-3-6 20:43:41 来源:水肿

乳房对于女性来说不仅仅只是形体方面的美观,还是喂养宝宝的粮仓,但也是女性的多事之地。产后一些新妈妈发现乳房出现了肿块,心里不免很紧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丰乳纤腰是很多女性梦寐以求的完美身材,美丽挺拔的乳房更为女性平添了魅力和风采,也是宝宝最安全、最营养母乳的粮库。但是,乳房也为女性带来了很多疾患,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乳腺癌等疾病,不但损害着女性的美丽,更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很多女性在产后洗澡时或者乳房的自检中会发现乳房出现肿块了,而开始莫名惊慌,难道自己被乳腺癌缠上了?

其实,出现乳房肿块并非一定就是乳癌。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也会有乳房肿块,不过,虽然它们都有肿块,但肿块的性状却并不一样,而对女性的健康影响也不相同,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基本上是良性,恶变的机率很小,而乳腺癌则是致命的。医院确诊,女性也可通过自检来初步鉴别,而不是一发现肿块就忧心忡忡。

乳房的自我检查,可选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这个时候雌孕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更年期后的女性,则随时都可以检查。每一个2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生产过的女性,每个月都应进行一次乳房自检。乳房自检分为视诊和触诊两步。视诊,就是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变换体态,观察双侧乳房大小是否相似、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没有改变、乳头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乳头、乳晕皮肤是否有凹陷、脱皮、糜烂或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而触诊,则是手指并拢,用指腹转圆圈和按压、滑动的方式并用,从乳房的外侧,逐渐向乳房中心移动直至到达乳头,检查有没有肿块和疼痛,以及乳房溢液等。

虽然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等这些疾病都有肿块,但肿块的性状及其表现并不相同,通过乳房的自检,再加上自我感觉还是比较容易有个初步鉴别的。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妇女最常见与多发的乳腺疾病,占全部乳腺病的75%以上,文献统计,有70%到80%的女性有程度不等的乳腺增生问题,它可以发生于青春期开始以后的任何年龄,多见于20~45岁女性。

乳腺增生的特点是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结构紊乱性疾病,一般认为,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导致雌激素增多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调而引起乳腺上皮的增生导致的。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乳腺增生的典型特点是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一般来说,乳腺增生的乳房肿块质地较软,肿块往往是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可以活动,质地软或坚韧,表面一般不光滑,触之有颗粒感,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没有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常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且肿块生长缓慢,患乳腺增生的80%以上都有乳房疼痛,通常是两侧都痛,也可以是单侧疼痛,疼痛的性质可以是胀痛、刺痛、窜痛、隐痛或者触痛,疼痛的表现不稳定,常常在月经前加重,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也会加重。除此之外,部分患者有乳头发痒、少量溢液等。

乳腺增生癌变的机率很小,乳腺增生的患癌率与没有增生的患癌率没有什么统计学上的差异。这个病在怀孕后雌激素的增加会加重张力性疼痛,在生育后和绝经后会有所减轻,但很难完全消退。

2.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构成的混合性良性肿瘤,也较常见,人群发生率为15%,占乳房良性肿瘤的75%。一般常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的女性,通常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过度刺激或者是病人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上雌激素受体数量增多、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等有密切关系,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60%以上的患者在30岁以下,绝经后的女性很少发病。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

乳腺纤维瘤的肿块通常是无痛性圆滑肿块,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好发于乳房的外上部位,75%为单发,少数为多发,直径以1~3cm的较为多见,也有更小或更大的,在临床上偶尔能见到超过5公分甚至10公分的患者。一般没有乳房疼痛和乳头溢液。大小性状通常也不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纤维瘤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想按住它都比较困难,到处跑。腋下淋巴结无肿大。乳腺纤维瘤通常没有痛感,也无触痛。肿块生长缓慢,可以好几年没有变化,但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可迅速增大。

乳腺纤维瘤发生恶变的机率很低,仅有约0.2%的病例会发生恶变。恶变容易发生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或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的病例。乳腺纤维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这也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吃药与理疗食疗都没有多大用处。

3.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居恶性肿瘤的一、二位,它的高发年龄是40~60岁之间、多发于绝经期前后的女性,男性也有乳腺癌病例,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1%。所幸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很高,五年期的乳腺癌治愈率可达80%以上。乳腺癌的发生常与遗传家族史、肥胖、其他乳房疾病的长期刺激、月经初潮早、绝经期晚、第一次怀孕年龄较晚、独身或婚后不育、抽烟喝酒、长期口服避孕药、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饮食因素以及精神抑郁等因素有关。

乳腺癌的典型症状是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糜烂、乳房皮肤改变、乳房外形改变、腋下淋巴结肿大等。与其他肿块不同的是,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多为单侧单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甚清晰,质地硬,肿块多见于乳房的外上方,发生在乳房内侧及下方较少见,肿块能长到很大。乳腺癌的肿块早期也是活动的,但由于它会扎根生长、侵入周围组织之中,所以,其活动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愈来愈差,位置也逐渐固定不变,而且容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4.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症常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病程冗长、病变复杂而多样化的慢性乳腺病,它是良性疾病,病程缓慢,易反复发作。常见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常有哺乳障碍史,高峰年龄为50-60岁。乳腺导管扩张症发病可能与乳腺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感染等因素有关。

乳腺导管扩张症早期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少数为血性溢液。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一般到后期时才出现,肿块常位于乳晕深部,质地坚硬,大小不一,直径常小于3厘米,或伴有乳头内陷现象。有时由于局部皮肤水肿,而呈“橘皮样”改变,重者可有乳腺变形。有时在肿块表面皮肤有红肿、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以出现乳晕周围脓肿。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

5.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40-50岁妇女,常单个或多个发生在近乳头的扩张乳管中,瘤体一般较小,75%的瘤体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包块,质软、光滑、活动,挤压肿块可见相应乳头开口处有血性液体溢出。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手术切除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乳房肿块并不可怕,只要女性能注意乳房的自检加以鉴别,就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也就可以避免等到病症严重时的束手无策,既难保魅力,又危害健康。

由于乳房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器官,这也为治疗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普通口服药的药效无法直达病灶,并对人体消化系统具有副作用,治疗效果有限,并极易复发;手术治疗是女人最担心的治疗方式,因为乳房不仅是女性的特征,更是自信、魅力的来源,如果手术不成功,这将给女性心理造成极大伤害。越早发现乳腺疾病的存在,对治疗也就越有利,那么乳房有肿块怎么办?乳房肿块怎么去除?

夏至香波漾舒散调节组合

运用先进科技的同时又采用传统中医“疏肝解郁,软坚散结,行气止血,破瘀活血”的原理,采用精选名贵中草植物,通过现代先进科学提纯技术精制,不仅安全无毒副作用,且功效大大提升。另外,通过专业的手法将植物中的活性分子,在膻中、屋翳、穴形成能量冲击。其功效能够直入脉络,激活乳腺细胞活性,改善人体微循环,加速受损乳腺组织修复,活经镇痛,软坚散结,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病变部位毒素排出,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块疼痛,从而加速乳房的健康恢复。

长按下方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白癜风忌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jbbk/641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