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时有哪些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糖友

时间:2016-12-13 0:55:20 来源:水肿

较为常见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点:

  (1)低血糖。为最常见的副作用,主要与胰岛素用量过大或饮食突然减少有关。其他原因包括合并肝、肾病变所致之肝、肾功能减退、垂体前叶或肾上腺功能减退、饮酒及同时使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水杨酸钠、二甲双胍、优降糖、氯磺丙脲、可乐宁、胍乙啶等。

  (2)全身过敏反应。主要有荨麻疹、皮疹、过敏性水肿、皮肤瘙痒等,极少数病人可出现口腔及胃肠道粘膜水肿、虚脱等症状,但尚未见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的报道。

  (3)局部过敏反应。比全身过敏反应常见,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发红、充血、肿胀、发痒。多在注射后几小时内出现,以后可逐渐消退而不留痕迹。

  (4)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大。主要见于长期在同一部位附近注射胰岛素而不经常变换注射部位的病人,女性比男性多见。注射部位因脂肪组织萎缩而在表面形成凹陷。有的则在局部出现突起,状似肿块,触之稍硬,是为脂肪细胞增生所致。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大的原因可能与胰岛素中所含杂质有关。

  

(5)胰岛素水肿。主要发生于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在注射胰岛素1~2周内出现下肢、面部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胰岛素水肿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胰岛素能促进肾小管对水、钠的回吸收有关。

  (6)胰岛素抗药性与胰岛素抗体生成。胰岛素抗药性可参阅本书题。胰岛素抗体的生成几乎见于所有注射各类胰岛素的病人,尤其是注射牛普通胰岛素及中、长效制剂者(含有鱼精蛋白)。一般在注射胰岛素1~2周后即可在血中发现胰岛素抗体,随时间延长,抗体的水平可逐渐升高。当停用胰岛素后,抗体不会立即消失,可在血中存在较长时间。胰岛素抗体本身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但由于它可与注射的胰岛素结合而使胰岛素作用消失或减弱,以致用量越来越大,是导致胰岛素抗药性的原因之一。此外,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后虽可使胰岛素作用消失,但有时候这种结合又可分开,于是胰岛素的活性得以恢复,血中有效胰岛素的含量突然增加,可以引起低血糖发作。

  (7)胰岛素诱发神经病变的疼痛加剧。原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者,在开始注射胰岛素阶段,神经疼痛可明显加重,以四肢末梢神经痛为最常见。以后可逐渐减轻,最后疼痛可随血糖稳定而消失。

  (8)胰岛素治疗引起的视力变化。血糖明显升高时,眼球晶状体内因水分增加而膨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下降,晶状体膨胀消失。这种变化可引起视力异常,包括视近物模糊(老视)及视远物不清(近视)等。当血糖稳定后,视力亦随之恢复正常。

  除以上所列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外,胰岛素对肝、肾、血液系统均无任何毒性作用,可以说是治疗糖尿病最安全而有效的药物。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药物能取代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地位。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jbbk/458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