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肾内科主任
在肾内科门诊,首诊就能够发现早期肾病的比例不是很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绝大多数肾病无明显不舒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重视不够密切相关。说到重视不够:一是不重视定期体检;二是不重视身体出现异常表现。现如今,随着国家层面“健康中国”计划的实施,“健康体检”已经非常普及,这就为早发现肾病创造了条件,有不少肾病就是通过体检发现的。然而,只体检发现肾病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体检不可能每月或数月一次,往往要一年或数年做一次体检。因此就需要平时不能忽视身体上出现的各种异常表现,这也是早发现肾病的途径或机会。
因此,要想早发现肾病,除了定期体检之外,人们不能忽视如下这五大异常表现。
1.水肿
水肿这一异常表现的出现,不一定都是肾内科疾病引起的,但必须检查与排除肾病的可能。虽然心脏病、内分泌疾病及特发性水肿等也会引起水肿,但是更应该考虑为肾病引起的水肿。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其它很多肾脏疾病都可引起水肿,可表现为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通常是对称性水肿。非肾病性水肿,往往不是很严重;肾病性水肿,可出现中度或高度水肿,有时还会伴有尿量减少等其它异常表现。若发现水肿,医院做尿常规、肾功能及血浆蛋白等相关检查。
2.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这一异常表现的出现,不一定都是肾内科疾病引起的,但必须检查与排除肾病的可能。虽然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血液病及膀胱癌等非肾内科疾病也会引起肉眼血尿,但是更应该考虑为肾内科疾病引起的肉眼血尿。IgA肾病、急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多囊肾病等都可引起肉眼血尿,可表现为无血丝血块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改变的血尿。肉眼血尿刚消失时,进一步做化验检查显示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这就是肾内科疾病的表现。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其它相关检查,如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免疫功能及肾脏彩超等检查。
3.泡沫尿
泡沫尿这一异常表现的出现,不一定都是肾病引起的,但必须检查与排除肾内科疾病的可能。虽然尿泡沫增多也可能与尿路感染或尿中杂质增多有关,但是更应该考虑为肾内科疾病引起的泡沫尿。IgA肾病、肾病综合征、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等尿蛋白明显增多的肾小球肾炎都可出现尿泡沫明显增多现象,而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及高血压性肾损害等小管间质性肾炎患者也会出现泡沫尿。只要出现尿泡沫增多现象,人们都应该进一步化验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其它如肾功能等相关化验检查,以排除或确定肾病的可能。
4.腰痛
腰痛这一异常表现的出现,不一定都是肾内科疾病引起的,但必须检查与排除肾病的可能。虽然腰痛也可能是腰肌与腰椎疾病或肾结石与肾脓肿等非肾内科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要考虑与肾内科疾病有关。各种急或慢性肾脏病都可引起腰酸腰痛,以隐痛为主的腰痛也可见于各种肾脏内科疾病,急性肾盂肾炎则可出现明显腰痛。当然了,要想确诊为肾病,必须做进一步化验检查,如肾脏彩超、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分析及肾功能等相关检查,这才是确诊的主要检查项目。
5.尿路不适
尿路不适这一异常表现的出现,不一定都是肾内科疾病引起的,但必须检查与排除肾病的可能。尿频、尿急、尿痛及尿路烧灼感等都属于尿路不适表现。虽然下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及尿道综合征等疾病也可出现尿路不适症状,但是反复尿路不适则必须考虑慢性肾盂肾炎等肾内科疾病,以及其它慢性肾脏病合并的尿路感染性疾病。患者既可出现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不适症状,也可出现不典型的尿路刺激症状(如仅为尿烧灼感或尿急等),都需要确定或排除尿路感染性疾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尿路感染。确诊,除了需要做尿常规与尿细菌培养检查之外,还应该做肾脏彩超、尿蛋白分析、尿渗透压、肾功能及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
结语:不要等到出现明显异常时,医院做相关检查。一旦出现如上这些异常表现,人们就应该第一时间去肾内科做进一步化验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为肾内科疾病者应尽快正规治。这样才不至于拖成晚期肾病,有的甚至拖成尿毒症才发现。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
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