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头面部颈部水肿怎

时间:2020-9-22 22:34:02 来源:水肿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81209/6703361.html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位置

伴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长,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疾病,特别是在城镇居民中,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居首位。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已不可或缺,据国内外研究报道,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放射治疗的比例高达70%,放射治疗对肿瘤治愈的贡献与手术相当。可见,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的作用和地位已不可取代。近些年来,得益于现代影像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放射治疗如今已经步入“精确放疗”的时代,由于精确放疗精准、无手术创伤、不受内科疾病及年龄限制,不受解剖部位限制等优势特征,使得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从放疗中获益,并且以较少的治疗费用,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放疗副作用之——水肿

不过,放疗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照射到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出现反应,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放疗后出现的肢体水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颈部、胸部的放疗常常引起上肢水肿。下腹部及盆腔的放疗容易引起下肢的水肿。有一些全身性的原因,也可以引起肢体的水肿。

特别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尤其是鼻咽癌病人,放化疗结束回到家里后,被很多亲戚朋友同学邻居等好心的提醒你的脸是不是肿了?当说的人越来越多,自然给病人无形中制造了一种紧张情绪,担心是不是疾病复发?在放化疗结束后第一、二次复查时,经常我们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医生,我的脸和脖子肿了,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成了困扰很多患者的一个心病。鼻咽癌放疗后脸部肿胀,主要原因是颈部淋巴结回流不畅导致的水肿。头颈部放疗时,很重要的一个放疗区域,就是颈部淋巴结引流区,这里富含淋巴管道。这些淋巴管就像下水道,主要负责回收头面部以及颈部组织间隙的液体。放疗后颈部大部分都淋巴管道闭塞,头颈部液体回流障碍,聚集在皮下从而形成水肿。一般是在放疗结束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出现,部位主要是面颊、颌下、上颈部的软组织水肿,其特点是肿胀部位不痛、不红、不热,无功能障碍,且水肿可随体位的不同而变化,可表现为早晨起床时相对较重,活动后可减轻。此种情况的水肿与肿瘤的预后无直接相关性。随着身体的恢复,一部分淋巴管道会重新开放,还会长出一些新的淋巴管道出来,一般而言水肿情况在放疗结束后3-6个月最为严重,10个月左右开始缓解,1年左右症状基本消失。但是患者需学会鉴别,比如头颈癌经常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此种肿大不是均一性水肿,可看到一些地方逐渐增大,而且质地比较坚硬。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大家需紧张起来,应与自己的医生及时沟通。

放疗后需注意以下几点

1.放疗区域皮肤的清洁,避免局部涂擦或敷贴刺激性的化学药物、清洁剂、化妆品等化学性的不良刺激,避免冷风刺激、烈日暴晒、热敷、衣领摩擦、搔抓等不良的物理刺激,如肿胀部位出现疼痛、皮肤变红、局部皮温升高等急性感染症状,医院就诊。2.饮食要减少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最好不要食用腌渍类的食物。3.再次强调头颈部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这些动作都需缓慢进行,随时间延长,侧枝循环建立,水肿也会慢慢消退。4.调整心理状态,激发人体免疫力,减少机体损伤,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

均衡营养,合理运动,平衡心态,合理生活作息,不适随诊!

阅读完请分享给我们有需要的战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yzyy/11932.html
热点排行
淋巴水肿的辅助检查

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  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淋巴水肿的辅助检查

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  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