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到来,湿气蒸腾的季节,浮肿胸闷消

时间:2020-7-21 15:47:35 来源:水肿

长夏,中医认为排在夏季后面,一般是7月初到8月初这一个月。中医养生有句话:“长夏养脾”,因为长夏是湿气积聚的季节。脾主运化,可以把湿气排出体外,所以在长夏到来之际,湿气蒸腾的季节,养脾势在必行。中医大师秦伯未在临证经验中,也一直强调:“暑热往往挟有湿气,这是由于天热地湿的结果,或多食瓜果,内先积湿,再感暑邪...前人有治暑必兼治湿的说法”。什么是湿气?中医的认为,湿气是重浊之邪,可以简单理解为搅浑一池清水的污浊之物。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的是自然因素,比如雨水、大雾,或者长期住在潮湿的房间,再或者从事需要长期下水的体力活。内湿指的是因为爱吃油腻或者滋腻的食材,或者过度食用生冷瓜果、冷饮,再或者长期不运动,这些都会导致湿气内生。一般来说,内湿更为常见。湿气有什么危害?中医讲,湿气生则百病生,关于湿气,有一句话叫“油泼入面”,面粉与油脂交杂在一起,可见湿气作为一种外邪,是很难清除的。湿气一旦长期积聚在体内,就会引发一些列疾病,现在研究认为,湿气广泛与三高、心悸、肥胖、肠胃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外湿会导致骨关节、皮肤浮肿、疼痛等症状。内湿导致的症状比较繁多,一般而言,湿气引发的常见症状有胸闷、不想进食、消化不良、腹胀、脚部浮肿、四肢酸痛,这些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比较严重的还会导致嗜睡、心悸等症状。此外,湿气在中医上属阴性,与风邪结合为风湿,与寒邪结合为寒湿。如何才能有效祛湿?首先要明确的是,湿气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的差别。另外,湿气内生因素多种多样,所以除湿是一项“持久战”,但是也有季节区分,一般来讲,夏季(尤其长夏:7月初-8月初)为祛湿的最佳季节,因为长夏养脾,养脾一夏,全年身轻。在中医治疗中,祛湿方法主要有几种,分别是:利湿、渗湿、燥湿、芳香化湿、健脾祛湿。利湿利湿的意思,指的是促进湿气的排除,好比疏通管道。一般来说,利湿都是用来辅助健脾和中的,所用药材也都味甘淡,比如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二陈汤,方中选茯苓作为利湿药,辅助半夏祛湿。渗湿所谓渗湿,指的是利用温热的补阳药材来祛湿,好比在太阳下晒衣服。渗湿常用药材,肉桂和生姜是个不错的选择,生姜是张仲景健脾的常用药材之一,可以强壮人体的心阳、肾阳,抵抗湿气。燥湿燥湿指的是利用性燥的药材来祛湿,好比用干燥的毛巾擦湿漉漉的桌子。常见的燥湿药材中,陈皮比较为大家所熟悉。只不过燥湿只能暂时缓解湿气,所以燥湿在祛湿的方法中,也只是配角。芳香化湿之所以有“芳香化湿”这个说法,是因为芳香类的本草,都能醒脾,叫醒脾脏,不再慵懒打瞌睡,它就能乖乖地开始工作,运化湿气、排出体外,比如藿香。以上几种方法,只算治标,有效的祛湿,必须要健脾。《黄帝内经》反复强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只有脾好了,湿气才会荡然无存,打个比喻,驱散大雾的捷径是什么?那就是出太阳,天气大晴,万里无云,更别提大雾了。铁皮石斛,健脾除湿祛湿是一场“养生持久战”,如果随意尝试各类中药方剂,不仅不祛湿,反而会伤身。中医理念认为,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所以说,健脾,还得以养生为主,治疗为辅。健脾养生,可以选择适合久服无毒的本草,一来不伤身,二来便捷有效,比如铁皮石斛。《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铁皮石斛:"生津...以之代茶,开胃健脾。"非常适合日常祛湿养生人群。今日互动

长夏到来,你如何祛湿?

往期精彩

?石斛

石斛市场混乱,连央视都看不下去了!

?石斛

石斛吃多久才见效,不看不知道!

?石斛

孩子吃石斛的10大好处排行榜,收藏!

?鲜条

论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最正宗的鲜条

?米斛

堪比黄金的霍山米斛,你不知道的秘密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内容由玉斛堂霍山石斛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ystl/1152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