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外周水肿作为恶性肿瘤手术及放疗后的重要并发症,与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外周水肿的鉴别
肿瘤患者外周水肿按病因分类主要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深静脉血栓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癌性淋巴水肿和药物性水肿等。
外周水肿的护理
1)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眼睑、面部水肿患者应抬高枕头15-30度;双下肢水肿者应平卧,抬高双下肢30-45度;心源性水肿或伴有胸水、腹水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以改善呼吸。保持衣物和床单清洁干燥,注意身体卫生,避免感染。2、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褥疮。
2)水肿消退后每天适度活动,如散步等。
3)低钠、高蛋白和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腌制食品、酒精、咖啡和香烟。每天饮水量根据水肿原因、程度及尿量而定。
4)低蛋白血症者,静脉补充白蛋白。
5)未明确病因前,不可擅自服用利尿剂。
6)四肢使用弹力绷带、弹力袜或弹力袖套,可减轻水肿。
7)服用克唑替尼等靶向药物时,外周水肿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机制尚不清楚。排除其它病因后,如果水肿轻度,无需停药或减量。
利尿剂注意事项
利尿剂一般采用螺内酯和呋塞米以:40的比例合用。监测每天尿量,定期检查血清电解质。除治疗急症外,利尿剂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逐步加至治疗量,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利尿剂宜每天早晨饭后口服。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补充维生素B1,并不宜突然停服。腹泻时不宜应用。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病人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