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为特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由于水肿本身对机体有一定危害,使患者易于感染,胃肠道黏膜水肿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肾间质水肿可影响肾内的血液循环,且水肿患者活动也受到限制,因而消除水肿或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全身情况非常重要。
NS水肿的机制主要为原发性的肾性水钠潴留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为:(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2)原尿中大量蛋白及肾内多巴胺生成减少;
(3)远端小管对心房肽(ANP)的反应能力下降;
(4)肾髓质Na+-K+-ATP酶活性增强。
那么肾病综合征伴水肿应该怎么办?
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正确的选择治疗药物?
1利尿剂由于NS水肿血容量可低可高,故在临床上应对水肿进行估计,目前可根据心率、血压、BUN和尿浓缩及尿钠排泄分数来选择如何正确安全的应用利尿剂。只有不伴有低血容量的NS水肿患者才能安全的选择利尿剂。在利尿剂的选择上,应该使用利尿效果好,副作用低的长效利尿剂如托拉塞米等。此外,如选用其他利尿剂应该注意监测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致高尿酸血症和低镁血症,在应用利尿剂时应避免腹泻或持续呕吐。
2白蛋白的应用白蛋白静脉用于低白蛋白血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般用于肝硬化腹水、肾功能不全或肝肾综合征等肝移植的患者。大部分的NS患者经常规治疗(如限盐、使用利尿剂)有效,只有一部分NS患者严重低血容量、全身性水肿且对常规治疗无效,可试用白蛋白联合袢利尿剂。
3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为胶体溶液,静脉输入后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解除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增加肾脏供血及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其本身有渗透性利尿作用,血管壁扩张可反馈性抑制压力、容量感受器,使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有利于肾脏对钠和水的清除。托拉塞米可抑制髓袢对钠的重吸收,在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后应用,可获较好的协同利尿效应。
对于NS伴水肿,
一般来说:
第1步:估计血容量;
第2步:若低血容量,予5%或20%白蛋白;若血容量正常或增高,给予利尿剂治疗;
第3步:如果静脉滴注利尿剂效果不明显,要给与静脉推注利尿剂;
第4步:如仍效果不好,给予20%白蛋白加利尿剂,隔日1次。
第5步:当以上措施无效时,应考虑超滤法。血液透析滤过时应使用高通透性膜和高跨膜压梯度。
关爱生命,从保护肾脏开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