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万人,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死因,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后3个月痉挛发生率约19%,12个月时增长至38%;创伤性脑损伤后痉挛的发生率大概是13%~20%。
脑梗偏瘫后,为什么会出现下肢张力高?肌张力的产生与维持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其反射弧叫做“r-袢“,包括r-袢的传入部分(肌张力反射的感受器是神经肌梭和神经腱梭)和r-袢的传出部分(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性神经核内的a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r运动神经元发出Ar纤维到达并支配梭内肌)。其反射弧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肌张力改变。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出现低位中枢控制表现以痉挛为主的异常运动模式,临床表现常见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由于偏瘫患者下肢力量不足、张力过高或模式异常等原因,常出现异常步态如膝反张、踝前移不足、“画圈步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后出现痉挛,会造成什么影响?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适度的痉挛是有益的,能有助于某些患者的站立和转移,或使患者的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减轻水肿,但过度的痉挛却是有害的,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者永久性肌张力高、关节挛缩、运动模式异常,影响运动功能恢复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阻碍患者康复进程,导致康复时间延长,影响预后。
下肢张力高,应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做牵伸训练。牵伸训练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患者平躺于床上,
1.护理人员可以一手按住患者大腿根部,一手握住患者脚踝向外拉伸,按组做,每组5-10个左右,左右腿各3-5组。
2.带动患者腿部上下蜷缩,每组5-10个。
3.腿部按揉,一次5-8分钟左右,轻轻按压患者腿部,避免压伤。在患者可以站立的情况下,让患者站斜板,一次5-10分钟,中间间隔10分钟以上,避免过度劳累。
更多脑卒中居家康复问题,大家可以下方评论或者私信,看到后会一一回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