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本身这类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发现的居多,一般情况下只要进行合理的控制,通常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的伤害。但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慢性病症,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或者饮食等方式控制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甚至有可能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在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各种身体反应中,其中如果脚部出现肿胀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信号,很多中老年人在发现自己腿肿胀之后,都认为自己是过于疲劳等问题导致的,但事实上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脚步肿胀,很有可能是合并出现了心力衰竭问题,一旦出现心力衰医院。否则如果病情持续加重,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除了出现局部肿胀外,还会引起多种身体变化,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产生的变化还各不相同,中老年人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发现身体异常不要犹豫,医院治疗。
出现左心衰
一般情况下出现左心衰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出现肺部淤血,如果肺部出现淤血,直接就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我们会感觉到胸口沉闷,还会出现疼痛感,呼吸较为困难,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无力等问题。并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持续性的咳嗽问题,咳嗽的时候痰中可能带血,出现粉色泡沫痰的情况。在睡觉的时候,还有可能因为憋气而导致被闷心出现以上症状问题,多半就是左心衰导致的。
出现右心衰
右心衰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身体下肢和胃肠道,通常情况下可能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例如胃胀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然后就是下肢水肿,通常情况下脚部和小腿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水肿,尤其是早晨醒来之后,很容易出现下肢水肿的问题。很多人出现这种情况还认为是肾脏疾病导致的,但如果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就需要考虑心力衰竭了。
生活中我们面对心力衰竭应该怎么做?
首先是做好提前预防心力衰竭出现,通常可能因为暴饮暴食,饮水过多等问题,因此在饮食上尽量保证清淡,避免大鱼大肉或者大量饮水,其次就是运动上在进行过于劳累或者剧烈的运动之后身体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会大大提高,因此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尽量选择柔和舒缓的运动。此外还需要保证心情舒畅,如果心情持续焦虑或者暴怒等不良情绪下,也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其次就是进行合理用药治疗
通常情况下,心力衰竭需要使用利尿剂帮助身体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并且每天饮水量尽量保持在两升以内这个样情况能够降低身体内的水分。当我们排除的水分与身体摄入的水分相比明显较少,就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医生的指导来进行利尿剂的选用,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能够降低心脏的负担,降低心力衰竭出现的问题。
心力衰竭是很常见的疾病,尤其是本身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发病风险更高,生活中要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