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之间播出4集没多少热度,但这部美

时间:2023-2-13 14:53:14 来源:水肿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阶梯之间》(TheStaircase)这部剧已经播出了4集到现在竟然没多少热度,着实让我很意外,可能跟这部剧属于现实题材有一定关系吧。其实美叔本人对于偏现实的题材也并不是太感兴趣,但这部美剧的叙事方法以及影像中所展现出来的细节的确很有意思。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阶梯之间》这部美剧里的细节以及对后续剧情的猜测,希望对悬疑推理类型影视作品感兴趣的朋友不要因为偏现实的题材而错过了这部精彩的剧集。

喜欢悬疑推理题材的朋友应该对“本格推理”这个词比较熟悉,这是一种非常迷人的悬疑作品表现形式:将所有线索都呈现在观众(读者)面前,挑战观众(读者)的智商,看他们能否在作者给出答案之前就自己揭晓真相。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动画《名侦探柯南》里面就有很多集是采用的本格推理形式。

《阶梯之间》就采用的类似“本格推理”式的叙事方法,将所有线索都给到观众,看看观众能否在本剧结束之前就推理出最后的结局。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及对剧情走向的猜测,介意者请谨慎阅读。

小说家杀妻案

剧集(左)与现实中的彼得森夫妇

在解析细节之前先给大家简略介绍一下这桩跟“辛普森杀妻案”齐名的“小说家杀妻案”。小说家杀妻案是本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悬案之一,从年案发,这起案件一直到年才以嫌疑人迈克·彼得森(MichaelPeterson)认罚不认罪告终。

这起案件有几处相当重要的谜团,首先是死者凯瑟琳(Kathleen)的尸检报告,报告中指出她后脑有7处伤痕,面部有抓伤,颈部的甲状软骨骨折。但是颅骨没有骨折迹象,脑部也没有出血或者水肿,死者死于失血过多。

这份伤情报告是整个案情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个结果一方面显示死者的伤痕并不仅仅是跌落造成的,另一方面又不足以证明死者生前遭受严重的殴打。最终法医在上级授意下在报告中写上了谋杀的结论。

剧集(左)与现实中的血迹专家

第二是SBI(州调查局)的血迹专家给出的血迹分析结论。在该血迹分析报告中重建了凶案现场,并通过“穷举法”重现了行凶者杀人的完整过程。这份报告是这起案件中最关键的因素,不仅影响到了陪审团,也对后面“翻案”埋下了伏笔。

为了让被告认罪,检方无所不用其极,使用了包括攻讦被告人私生活、重提20年前旧案、虚构凶器等各种手段。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那起20年前的旧案:被告20年前在德国居住时的女邻居也是死在楼下之下的,最后跟她接触的人正是被告。

现实庭审中辩方律师拿出了“凶器”

但这些手段的结果其实并不理想,尤其是虚构的凶器,警察搜了这么多遍都没找到,最后迈克·彼得森自己在家中找到了……虽然看起来像是他自己提供的虚假证物,但事实上这确实是检方一直说的凶器,而且最终证明这个“凶器”并不是凶器。

狱中的彼得森

经过控辩双方一系列的交锋,迈克·彼得森最终在年以“一级谋杀罪”被判处永久监禁。后来根据陪审团成员的讲述,当时起到至关作用的就是血液分析报告。但事情并没有完,年,也就是迈克·彼得森入狱8年之后,他迎来了转机。

当年曾为他的案件提供血液分析报告的那位“血迹专家”被人揭发“为帮助检方立案提供虚假证据”,后经查明,由他经手的案件中出现了很多起冤案。注意,跟“辛普森杀妻案”不同的是,“辛普森杀妻案”是由于警方采集证据不规范导致证据失效无法呈堂,而这里是直接提供伪证。

剧集中展示的“穷举”过程

而有意思的是,当年为了证明迈克·彼得森行凶过程所采用的“穷举法”,在所有专家看来都是不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嫌疑人有罪。案件到了这里就彻底扑朔迷离了起来:

关于作案动机,控辩双方各执一词,但都没有压倒性的直接证据;

关于凶器,控方从始至终都没有找到真正的凶器,辩方也无法证明跌落一定能造成这种伤痕;

关于作案手法,控方采信了伪证,但辩方也没有拿出能够让人信服,排除死者面部以及颈部伤痕怀疑的证据。

说白了,当这起案件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控辩双方谁都没有信心确定自己一定能够赢下案子了。

所以,这起案件从年确定重审,一直拖到年,以嫌疑人迈克·彼得森接受奥尔福德式认罪协议(AlfordPlea)告终。在这种认罪协议中嫌疑人接受审判结果,但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也就是前文说的“认罚不认罪”。

在该认罪协议中,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并判处迈克·彼得森有期徒刑,但由于迈克·彼得森在押时间已经远超该刑罚的上限,所以当庭释放。

当然,这里只是给大家简略地说了一下案件的过程,实际案件进程比美叔叙述的要跌宕起伏得多,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剧集中展现出来的各种属于类似“本格推理”的细节。

属于剧集的案发现场解释

如果你已经看过《阶梯之间》的前4集,就会发现本剧主创已经在剧中展现了凯瑟琳的“两种死法”:

第一种是踩空了楼梯,意外跌落导致死亡。这种“死法”是基于嫌疑人迈克·彼得森的叙述以及其辩护团队给出的结论所拍摄的。不过就像美叔在上面说的,这个结论无法解释凯瑟琳面部和颈部的伤痕。

第二种是由于凯瑟琳发现迈克·彼得森是双性恋,两人争吵之中迈克·彼得森一怒之下将其推下楼梯并用手掐着她的脖子连续撞击楼梯导致其死亡。同样,这一结论虽然解释了她面部和颈部的伤痕,但却无法解释凯瑟琳没有颅骨骨折以及脑水肿的问题。

所以,本剧主创在剧集中加入了他们对于凯瑟琳死亡的第三种猜测。

线索就隐藏在看似跟主线剧情无关的剧情之中,比如从第1集开始,凯瑟琳就发现家里出现了蝙蝠窝。在第3集中她请来的清理工人跟她说:“你拖得越久,情况会变得越糟糕”。试想一下,在一部悬疑剧里面反复出现看起来跟主线无关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件反常的事情,所以美叔有理由认为这是剧集主创给出猜测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则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在凯瑟琳遇害之前不久,她因为醉酒,一个猛子扎到泳池里面导致脖子受伤,以至于要带上护颈。而她死亡的时候,她脖子上的伤还没有痊愈。所以,综合这两部分,美叔认为本剧主创给出的第三种猜测是这样的:

凯瑟琳跟迈克告别之后独自一人来到屋中,在上楼的过程中遭遇到了蝙蝠的袭击,这导致了她脸上的伤痕,同时让她失去平衡从楼梯上跌落下来,连续几次撞击不仅让她头部受伤,还导致脖子上的旧伤复发。这样就能解释凯瑟琳的尸检报告里让人迷惑的伤情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凯瑟琳的脖子受伤还是家里出现蝙蝠,这两件事在之前关于该案的相关资料中都没有出现过,所以不清楚这个是主创编的还是真实发生的。

除了这种“隐藏剧情”之外,剧中还有很多类似“本格推理”的场景。

之前的文章中美叔曾经讲过一个例子:在剧情中尚未确定凶器的时候,剧集中就曾出现过凯瑟琳妹妹家壁炉以及凯瑟琳家壁炉的对比,以此来暗示凶器可能是吹火棍。

另外在第4集中发现“消失的凶器”的车库,也曾经在第3集开头警察搜查证据的镜头里面出现过。这无疑是在说明警察搜查证据的过程并不严谨。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全说出来的话就太影响观剧体验了。

不过严格来说,《阶梯之间》不能完全算是“本格推理”,原因是这起案件的大多数细节早就已经被披露出来,如果是之前就已经了解这起案件的观众,那么很容易就能够在观剧过程中发现这些细节。当然,对于不了解案件的观众来说,这就是一场完美的“本格推理”之旅了。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wh/1490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