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之阴水证分三

时间:2021-3-21 22:06:41 来源:水肿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
一、脾阳虚衰证症状: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或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本方功效健运脾阳,以利水湿,适用于脾阳不足伴有湿困脾胃的水肿。

常用药: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温阳散寒利水;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补气;茯苓、泽泻、车前子、木瓜利水消肿;木香、厚朴、大腹皮理气行水。

随证加减:

气虚甚,症见气短声弱者,可加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

便溏者,去大腹皮;

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

若水肿系长期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所致,症见遍体浮肿,面色萎黄,晨起头面较甚,动则下肢肿胀,疲倦乏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软弱,治宜益气健脾,行气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肾阳衰微证

症状: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济生肾气丸温补肾阳,真武汤温阳利水,二方合用,适用于肾阳虚损,水气不化导致的水肿。

常用药:附子、肉桂、巴戟天、仙灵脾温补肾阳;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牛膝引药下行。

随证加减:

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

若症见面部浮肿为主,表情淡漠,动作迟缓,形寒肢冷,治以温补肾阳为主,方用右归丸加减。

病至后期,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出现肾阴亏虚,症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渴干燥,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弱,治当滋补肾阴,兼利水湿,方用左归丸加泽泻、茯苓、冬葵子等。

肾虚肝旺,头昏头痛,心慌腿软,肢瞤者,加鳖甲、牡蛎、杜仲、桑寄生、菊花、夏枯草。

若病程缠绵,反复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症见发热恶寒,肿势剧增,小便短少,治当急则治标,按风水论治,但应顾及正气虚衰一面,不可过用解表药,以越婢汤为主,酌加党参、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扶正祛邪并用。

三、瘀水互结证

症状: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证机概要:水停湿阻,气滞血瘀,三焦气化不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前方活血化瘀,后方通阳行水,适用于水肿兼夹瘀血者或水肿久病者。

常用药:当归、赤芍、川芍、丹参养血活血;益母草、红花、凌霄花、路路通、桃仁活血通络;桂枝、附子通阳化气;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

随证加减:

全身肿甚,气喘烦闷,小便不利,此为血瘀水盛,肺气上逆,可加葶苈子、椒目、泽兰以逐瘀泻肺;

如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乃为脾肾亏虚之象,可合用济生肾气丸以温补脾肾,利水肿;

气阳虚者,可配黄芪、附子益气温阳以助化瘀行水之功。

久病水肿者,虽无明显瘀阻之象,临床上亦常合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药,以加强利尿消肿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wh/1298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