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是糖尿病大国,成人在糖尿病的患病率为惊人的11.7%,总数高达一亿一千五百多万,占全球总数的1/3.
一,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有三:糖尿病症状+下列任意一项
1.任意时间血浆血糖11.1mmol/L2.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3.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血糖≥11.1mmol/L医院做空腹的生化检查,餐后血糖会受饮食影响较大。
二,糖尿病的前兆
1,三多一少,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体重和体力下降。体重和体力下降叫做一少。不见得是消瘦,多数糖尿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只要你发现你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你体重体力并不好。吃得多应该是身体好的,你的体力又不好,体重有点下降,容易累,查一查!很多人这时候实际血糖已经到糖尿病的标准了。
2,还有一种表现是低血糖:餐前低血糖,他没有什么口渴多饮多尿。但他就是饭前觉得饿得不行,心慌,发汗,甚至头晕这顿饭管不到下顿饭。不吃点东西就觉得饿得心慌。有人这样说,他下班骑车的时候,路上必须得买点东西吃,否则就到不了家了。这很可能是胰岛素分泌迟缓了。胰岛素分泌迟缓和血糖高不同步了。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素反而高了而造成这个,这也是一个症状。
三,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无法治愈,其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视网膜及肾脏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下肢坏疽等。早期视网膜病变可出现为出血、水肿、微血管瘤、渗出等背景性改变,晚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病变,此期病变往往不可逆,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虽然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缓、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是不能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眼底视网膜血管容易受损,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75%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5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50%以上。糖尿病造成机体损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对微小血管的损伤,它使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周细胞受损,从而导致毛细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现渗漏现象,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出血,继而毛细血管的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血供与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坏死及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因之而产生的新生血管,从而将引起视网膜大量出血与玻璃体的大量积血,产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发病率愈高。年轻人较老年人患者危险性更大,预后常不良。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不仅发生机会少,同时对视网膜损害也较轻,否则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发生反复出血,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或并发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表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为特征外,并有双眼视网膜出现鲜红色毛细血管瘤,火焰状出血,后期有灰白色渗出,鲜红色新生血管形成,易发生玻璃体红色积血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变。早期眼底病变不影响黄斑部时,视力不受影响,患者无自觉症状,有时患者感觉视力减退,或眼前有黑影飞动或飘动。若病变发展3到5年或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渗出、水肿、血管瘤。如眼底黄斑受累,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野中心暗点,中心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等症状。如果视网膜反复出血进入玻璃体,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当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如何防治?
1.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血压控制在/90mmHg正常范围内。2.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控制好血糖。3.早期检查视力和眼底,早期治疗,保住视力提高您的生活质量。什么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DN有30-80%患者发展为临床期DN,此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肾小球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对2型糖尿病患者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症。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