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下来除了担心奶水不够,很多妈妈可能还会面临涨奶的烦恼。而产后一旦遭遇涨奶,不仅宝宝喝奶成了难题,妈妈们也会因此感到痛苦,涨奶还有可能导致乳腺炎的发生,长时间的涨奶如果不挤出来,慢慢的奶水也会变少,甚至造成回奶。因此,及时有效的解决涨奶问题对妈妈而言刻不容缓。
★涨奶肿胀
产后头几天,当奶水明显增加时,乳房可能变热,肿而且胀。但是奶水照样能够顺畅地流出,这就是所谓的涨奶。
如果涨奶时没有让宝宝多吸吮,乳房可能会变得胀而硬,输乳管受到压迫,奶水不容易流出,皮肤看起来紧绷,乳头比较平,这就是引发了乳房肿胀。此时宝宝吸吮姿势容易不好,往往容易导致乳头破损。有时会伴有皮肤发红,发烧,但通常在24小时内会自动退烧。之前静脉滴注过的妈妈,可能肿胀更严重些。
涨奶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
一般在产后2-5天(最常见的是3-4天)。也是泌乳二期来临的信号。孕妈妈在怀孕20周左右开始,就可以产生初乳,这是泌乳一期;在产后30-40小时内奶量开始增加,这是泌乳二期;后面是泌乳三期。
涨奶持续多长时间?
生理性奶涨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的,最长不超过12-48小时。什么样的人持续时间长,什么样的人持续时间短?根据妈妈乳房重新充盈的程度来判断持续时间,重新充盈速度越快,充盈程度越严重者,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涨奶为什么要多吸吮?
泌乳一期和泌乳二期的泌乳机理与泌乳三期不同,这两个阶段的泌乳是由激素来主导的,也就是说,不管宝宝吸不吸,这两个阶段都会来临,所以有的宝宝虽然从一生下来就因为各种原因母婴分离,妈妈还是会出现涨奶。
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宝宝如果前两天不吸或少吸妈妈乳房,产后3-4天,妈妈会经历非常疼痛的涨奶。而且肿胀程度跟前期吸吮频率和时长直接相关。
涨奶切忌野蛮按摩?
乳汁淤积时,局部压力大,而水肿挤压到乳腺管会让乳汁更难排出,如果直接在硬块位置大力按揉,相当于在已经水肿的组织上再施加外力。不仅乳汁排不出多少,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乳腺组织、淋巴组织、皮肤等被外力损伤。很多乳腺炎甚至化脓性乳腺炎都是不当的大力按揉所致!
大力揉无益于乳汁排出,反而会增加新的伤害!如果乳房有硬块,最好让宝宝多吸吮或者找专业的催乳师来疏通。
涨奶可以热敷吗?
涨奶一般选择冷敷,因为乳腺管在充血,越敷越涨越堵,过了涨奶期可热敷按摩,促进通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涨奶热敷后要及时把要把奶吸出来或排出来,不然奶淤在里一段时间很容易引起急性乳腺炎,长时间不处理乳房会化脓,严重时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发生涨奶怎么办?
淤积位置的乳汁能够排出的前提,是前端出口位置也就是乳晕处的乳腺管要畅通。只有门口的乳汁顺利排出,远端淤积位置的乳汁才有可能向前缓缓流动,最终排出。
这样做更有效
1、消肿更重要:用圆白菜或土豆片外敷在硬块部分,二十分钟左右换一次。
2、帮助奶水更快排出:确保宝宝含乳姿势正确的情况下,勤喂宝宝。宝宝每1-2.5小时,吸吮一次;如果乳房太坚硬,采用“反向压迫软化法”,为宝宝软化出一块便于含接的“着陆地”,以便宝宝能深入含接,有效排空乳汁。
正确的含乳姿势如下:
3、促进体液循环,及时补水,注意休息。
4、到美丽妈妈产后恢复中心找专业母乳喂养指导帮忙疏通乳腺管,轻松、快速解决涨奶、少奶、开奶、回奶、白点、及乳腺炎等问题。
发生涨奶不要这样做
1、吸奶器吸:乳腺管不畅通的情况下不适合用吸奶器,大力吸容易损伤乳腺。
2、宝宝过于频繁的吃奶:过于频繁吃奶会让宝宝没有兴趣而吃几口就走。这样刺激出了奶阵但是又没有被及时吸走,容易增大淤积面积。
3、梳子刮:梳子只作用在皮肤表面,对于乳汁排出基本没有帮助。
如何避免因为涨奶而引起发烧和乳腺炎?
1、产后不要那么早喝下奶汤
产后涨奶造成发烧、乳腺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产后马上喝下奶汤,乳汁急剧在腺泡里,但是不能通过乳腺管顺畅排出来。产后清淡饮食,等乳腺管通畅了再喝下奶汤。
2、产后要开奶
通过按摩、饮食、药膳等方法使之通畅的过程叫做开奶。开奶通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开始的第一次喂奶。如果开奶这步没做好,宝宝可能会拒绝母乳,妈妈也会因奶水不足或发生奶涨和奶结,从而影响母乳喂养,严重的还会导致妈妈患上急性乳腺炎。
所以,正确的开奶是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的关键。
另外,开奶是为了保证激活乳腺,保持乳腺管通畅,就像疏浚河道一样,一通百通,通则不痛不涨。
联系我们:美丽妈妈产后恢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