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切问是中医诊断的方法。色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察颜观色不但医生能用,我们也可用于自查病。中国人以红黄为主色。各人都有其常色,五脏有其正色,四时有其时色,各部位有其位色。病色是在明亮的间接日光下观察到的非常、非正、非时、非位,太过不及之色。观色要在远距离第一眼印象的基础上,由形到色,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一竖三横转一圈的顺序诊断。病色以有神、明亮、润滑、光泽为轻,暗滞、干枯、污浊为重。病色有虚实、表里、寒热、阴阳之分。白为虚、红为热。心肝脾肺肾,各有其色,白为肺、红为心、黄为脾、青为肝、黑为肾。望诊要多种诊断综合考察。面色只是其一。面部还有眼、唇、舌、耳,也要仔细观察。本博只讲面,眼、唇、舌、耳诊,以后陆续上传。脸部发黄我们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下一种黄色了,那是病色。
血脂偏高,会使脸色偏黄、偏暗,有一些污浊,好像洗脸的时候有没有洗干净的感觉,中医叫做黄而暗浊。
淡黄色在鼻尖是脾气虚,病人不愿意吃饭,稍微吃一点东西肚子就涨,不吃不涨,吃完就涨,很可能还会大便失常。他也会逐渐消瘦。
如果淡黄色出现在两侧的鼻翼,那是胃气虚,胃气虚的人虽然想吃,但是他吃不下吃不多,吃进去了之后就难受,而且不消化。
两个眉毛之间和眉毛上方黄而发暗、发乌,这是痰湿。这种情况下,把心情保持好,另外吃一些行气化痰的药,就会逐渐逐渐地痊愈。
脸色淡黄,而且还发干,是脾胃虚弱。应当吃补脾的药物。
如果脸上又黄又喧,说明病人不久之后会发生水肿。
脸部发红我们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一种红色了,而且特别明显,那这个红就是病色。满脸通红,说明正在发烧,或者血压正在升高,那么肝火上延了。这是实热,必须用清热解火的方法去治疗。
如果满脸苍白,而在颧颊的部位上出现了一道,或几道娇艳的红色,那是真寒假热。
两颧嫩红说明有虚热。
内眼角出现红色说明心火太生。
如果鼻梁上出现红色说明肝火太旺。
如果鼻尖发红说明脾胃火大。
脸部发青
鼻梁部位发青,发紫,是肝病;脾气不好。
两下眼睑出现了青紫色,月经推迟,肚子疼、腰疼,甚至于大腿面疼,这叫做痛经。月经的颜色偏暗,月经里面有血块。
脸上青色,慢性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肝癌。
最后发展到一种青中透黑,黑中透黄的颜色,那么这个时候肝病已经进入了晚期。
脸色发青,口唇也青紫,是心肺疾病已经比较严重。
脸部发白天生的白皮肤里面有红色,是红白隐隐。天生的白是明亮的白,润泽的白,含蓄的白。得了病之后的白色,不是明亮的而是昏暗的,不是润泽的,而是干燥的,甚至于是干枯的。白色出现在两个内眼角之间,代表着心气虚、心血虚。心气虚是白而暗;心血虚则白而干燥。
白色出现在鼻梁骨的最高处,是肝血虚,病人往往是睡眠不安,梦特别多,而且经常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做梦也都做的是恐惧的梦,有的时候说梦话,有的时候甚至于会出现梦游的情况。他还会出现两个眼睛干涩,眼泪减少,而且一到了傍晚往往看不清东西,视力下降,这些人在处理事物的时候往往是小心翼翼,但是拿不定主意,那么这是因为肝血虚的缘故。
血虚的脸色是淡白色,血虚越重,白得越重,到了血脱,脸上就一点亮都没有,一点儿都不润泽,又干枯,又昏暗,就像墙上的白灰一样,中医叫做“妖白”。血虚是血液不足,血虚的人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头晕,血虚的人睡觉不踏实,多梦,忘事,四肢发麻,妇女月经减少,月经后期。
脸部发黑黑色如果是明亮而润泽的,这是允许的。不明亮而昏暗,不润泽而干枯,不含蓄而暴露的黑色,都属于病类的范围。满面黑色,或局部出现了黑色,首先是肾病的征象。
黑色显现在两个太阳穴垂线和鼻底水平线交点,是肾病。
有时,黑色还会显现在颧骨,这是肾虚。黑色甚至于会出现在两个眉毛的上方。
肾阴虚的人是焦黑而消瘦的,两个颧骨高耸,两颊瘦小,每天下午和前半夜虚热,盗汗。这是病情比较严重的。一般发生在年轻,有生殖系统病症的人。
灰黑色而两个下眼睑又有水肿的,有肾虚而又水饮,病人往往很快在身上也会出现水肿。
如果下眼睑青黑色而又没有肿胀,可考虑月经的病,特别是痛经病。
灰黑形成了一个灰眼圈,是生活缺乏规律性。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都会有灰眼圈。
在子时和午时,双眼闭合的时候,由阴跷脉和阳跷脉交通,人体的阴阳之气可以交接,人体的体力可以恢复,所以中医认为要睡子午觉。午时是指中午的11点到1点,子时是指晚上的11点到1点,这两个时段一定要躺在床上,双目紧闭,这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措施。如果长期不睡子午觉,那么人体生命力就会受到损失。表现在脸上,就会出现黑眼圈。
脸色灰黑,口唇青紫,很可能是慢性的阻塞性的肺病。当体内缺氧的时候,会出现脸色灰黑、口唇青紫。
两千年前的中医古书说“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猝死”。在左或右眉毛的上方,出现了像拇指肚大一块的黑色,尽管病人没有任何症状,也很可能会突然死亡。这种黑色的出现,很可能是肾上腺皮脂功能急速减退所引起的危象。
一些老人,由于(褐脂值)代谢障碍,脸上就会出现老年斑。老年斑是血脂代谢的失常。一是少餐;二是提倡素食,尽量不吃高脂肪的食物,尽量的少吃肉食,特别注意绝对不可以吃动物的内脏,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太高;第三,要加大运动量。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脂的含量,有助于脸色的斑逐渐变暗,而且新生的会逐渐减少。掌握好色诊,能够为我们自己的健康摄取第一道的屏障。五脏疾病体现在脸上哪种脸色最好?每个人都可以从脸上的颜色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人的气色如何,10%是天生的,剩下90%属于人为能够改变的。好气色----应该是明亮、润泽、含蓄的。“中国人的脸色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红黄隐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在两侧颧骨处的红色比较明显,其他部位则是黄色。这两种颜色隐约交替,没有明显的界限。当你的面色发生哪些变化,就说明可能有病呢?第一是面色变得太深或太浅;第二是红黄隐隐中,突然红色消失,全部变成了黄色,或者黄色消失,都变成了红色;第三是脸上突然出现了原本没有的颜色;第四是面色违背了季节规律,正常应是春季略青、夏季略红、秋季略黄、冬季略灰;第五是颜色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部位,比如应在两侧颧骨部位的红色转移到了其他部位。有3种颜色,如果突然出现在脸上,是最明显的疾病标志----它们分别是白色、青色和黑色。1白色多----与肺病、虚证有关。脸色过白的人,往往都患有贫血。不仅如此,还会感觉没力气、爱出汗,这是血虚和气虚的表现。2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淤有关。通常形容一个生气的人,会用到“青筋爆出”、“脸都绿了”这类词。中医认为,肝能反映人的情绪,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而满面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组织缺氧引起的,严重者会发生剧痛或猝死。3黑色多与肾病有关。青色和黑色都是最为严重的病色,提示有重大疾病。当脸上出现两者结合的青黑色时,就意味着有严重的血淤。而整个面色发灰、发黑的时候,可能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主要特征是腰膝酸软、排尿失常、性功能减退。)此外,黄色和红色如果太多,也说明有一定的疾病。4脸色过黄表示脾胃不和,可能表现为吃饭不香,吃点东西肚子就胀,长期腹泻、大便溏稀。如果不注意,时间长了,会逐渐发展为消瘦或虚胖,甚至黄疸。一旦出现白眼仁发黄,必须及时就诊,否则可能危及生命。5红色多与心病有关。一般人提到满面红光,总觉得很健康,其实,脸发红的人要提防心脏病,还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热证,如伤寒、肺结核等。肺脏病色看两眉间。这个区域叫印堂,最好是白里透红,最忌讳发黑,代表有不可治愈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别红也不好,说明有肺热;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瘀。6心脏病色看两眼间。过度的红就是心火太盛,会引起心烦、失眠,甚至神经失常。如果两眼间出现了青紫的颜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导致的。7肝脏病色看鼻梁。鼻梁骨最高的点如果发红,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现为易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等;出现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8胆色、胰色看鼻梁两旁。肝色的右边是胆色,这里淡白无华,会气短乏力,容易惊恐;发红通常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颜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虫。肝色左边是胰色,这里气色苍白,是胰腺虚寒,女性易出现腰腹酸沉;颜色青黄,是胰胃不和,多表现为厌食、反酸。9脾脏病色看鼻头。如果发红是脾胃有热证,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就饿,甚至会得糖尿病;发白就是气虚;发青是气滞血瘀,会肚子痛。10胃色看鼻翼。此处及两侧如果淡白无华,是消化功能减退的征兆,多半会厌食、饭后腹胀。颜色淡红干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会口干唇裂、大便干燥;颜色过红是胃火亢盛,出现口臭和牙龈肿痛。11肾脏病色看两颊。这里不怕灰黑就怕娇艳。明亮、润泽、含蓄的淡灰色出现在肾色部,是健康的表现,反而是出现胭脂般娇艳的红色,说明已经病重。12子宫、前列腺色看人中。此处变白,是血虚、气虚;变黄是脾虚;变红是有热证,女性多有宫颈糜烂,男性则是前列腺炎;变青或黑是寒证,会有剧痛和癌症。养好气色有秘诀有人可能会觉得,脸色的变化那么微妙,自己怎么才能看出来呢?看脸色要争取在白天室内的间接日光下观察,还要对照自身的手背、颈部肤色,比这两处深或浅就表明面色有变化。保养五脏的秘诀;首先是调理肺色。可在早晚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呼吸锻炼,采用腹式呼吸: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活量。还可用大拇指按揉印堂,能调理肺气。当肺有症状时,按20分钟左右,一般就可以得到缓解。还可以服用川贝蒸梨,把梨核挖掉,中间放上川贝,蒸熟后连皮吃,能清肺热。保护心色好,除了在饮食上少油、少盐、少脂肪、少吃动物内脏外,每天可以按揉手掌中心的劳宫穴,或用对掌法:双手合十,然后将手掌根部稍微打开,再慢慢合上但不要合拢,可以感受到手掌心的两个劳宫穴在相互吸引。练习一段时间后,双手不接触,并将距离拉大,常练手掌心相对,能强心健体。护肝和护胆有共性,都要学会宣泄情绪,遇到委屈别憋着。按揉太冲穴(在大脚趾和二趾之间)也可以起到制怒的作用。生气时,这个穴位会特别酸胀,经常按摩可以消除酸胀、疏泄肝气。保护脾胃,多吃薏苡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能够起到滋养的作用。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揉鼻头,每次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保护肾,每天早晚各吃一个核桃,多嚼慢咽,多分泌唾液以滋养身体。此外,还可以练习脚掌心相对,通过刺激涌泉穴,达到补肾益气的效果,30分钟就能练得浑身发热。了解气色的秘密,可以帮我们对自身健康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