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水肿难消,尿中蛋白者慢性

时间:2020-9-26 16:51:45 来源:水肿

当时初诊时,沈先生全身水肿,尤其是腹部和双下肢,腹围达到了88公分,尿量也特别少,每天只有ml不到,恶心、呕吐。据他回想,自己几年以前就开始出现面部和双腿浮肿了,但当时没当回事,毕竟情况也不严重,过一会儿自己就会消退,他也习惯了。但是这些年水肿情况逐渐严重,水肿时间越来越长,水肿部位也越来越广,直到今年发现自己体重飙升,但是吃的也不多,可水肿很长时间消不下去了,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后发现,尿蛋白(+++),被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情况很严重,建议他透析以及配合西药治疗。经透析数次及服药一段时间后,尿量明显增加,浮肿也有所消退,但因为不想耽误工作,便办理出院。

回去后没多久,药便吃完了,结果水肿情况又出现了,直接到了治疗前的水肿程度。此时沈先生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了,便找到了我这里。因为他的病情很重,便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经过近个月的努力,沈先生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水肿也已经消退,尿量也恢复正常,经过检查,尿蛋白(±),其余指标一切正常,基本恢复正常状态,沈先生高兴坏了,便问可以不可以出院了,我说当然可以,但是出院后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防止病情再次复发,沈先生也很高兴的接受了。自从沈先生回去后,到现在也没再复发。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真武汤附子9克、茯苓5克、白芍9克、白术6~9克、生姜9克,水煎服。

主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为少阴阳虚,内有水气所致。其人兼咳(加五味子9克、细辛5克、干姜5克)、兼呕(去附子,再加生姜克连前成2克)、兼下利(去白芍,加干姜6克)。若小便通利者可去茯苓,此为无水。

本方也用于伤寒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不能安卧)者。此为真气内虚,又出汗亡阳所致,急用此汤助正气温经而复其阳。

肾主水,此汤专入肾,故名真武(真武古称北方之神,北方属水)。肾气内虚,不能制水,故以此方主之。方中以茯苓为主药,白术为辅药,二药入脾走肾,补土利水,伐肾邪而疗心悸;白芍酸平,敛阴和阳而益脾为佐药;附子、生姜辛热,温经、散寒,并补真火而逐虚寒为使药。

在《伤寒论》太阳病中,小青龙汤与真武汤皆用于兼有水气的患者。但小青龙汤是治表未解有水气,内外皆实之证。真武汤则主治表已解有水气,内外皆虚之证。

近人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肾炎水肿难消,尿中蛋白++~+++者。我曾用此方合越婢加术汤随证加减治疗一中年女性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不但症状和尿中蛋白消除,而且尿素氮从50左右降到正常范围,病人精神、气力、体重均增加,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其经验方如下:茯苓0克,苍术0克,生姜2克,炒白芍(腹不痛,不急躁者,可不用)0克,生麻黄6~0克,生石膏0克(先煎),猪苓20克,泽泻25克,车前子5克,冬瓜皮40克,制附片6~0克,水煎服,每日剂,分2次服。腰痛者,可加川断20克、牛膝5克、泽兰5克。身畏冷者加重附子(9~0克),反之,无明显肾阳虚症状者,可去此药。小便镜检红细胞满视野者,可加生茅根0克、黄柏炭2克、小蓟20~0克。舌苔白厚而腻者,加藿香0克、佩兰0克。呕吐者去附片加半夏9~2克。另用玉枢丹l~2克(分两次冲服)。

猜你还想看:

中医怎样降蛋白、肌酐,治疗肾衰竭呢?真有专家站出来解释了

错误降肌酐只能将自己推向肾衰竭,降肌酐种方式效果不错

治疗尿蛋白用什么方法好得快!点降尿蛋白方法,稳定肾功能远离尿毒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ystl/1195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