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爱美乃人之天性,特别是生活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女性除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外,如果再拥有清秀的面孔、甜美的笑容,相信其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颈椎出了问题,引致疼痛麻木相信大家都有所认识,但颈椎引起面部肿胀,影响美容相信就鲜有人知。
如果因“颈性之面部浮肿”而被误认为肥胖或内分泌失调所造成,甚致误诊为心、肾问题,那无论你在面部上怎样按摩、敷面膜、服食各种药物,其结果都是“治标不治本”。
正如有些患者无奈的地感慨,减肥花了不少钱,但“饮水都肥”,特别面部最难消肿,又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颈椎引致面部浮肿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患者早晨起来均有单手或双手手指麻胀,屈身僵硬。
以下举一个病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周女士,36岁,任职秘书。经常低头处理电脑文书工作,颈梗脖痛在所难免,有时更感受手部痹梗,多次做物理治疗和按摩推拿,自觉基本康复。
某日早上起床刷牙时感觉右手梗胀,抓水杯时,手指关节僵硬,正在担心。哪知灵魂未定,从镜中看到自己脖粗面肿的样子,吓得叫了起来。
她丈夫当然很担心,她准备早餐后求医,谁知过了不久面部肿胀就像潮水一样消退,而且右手指也灵活如昔,为此大家松了一口气,以为只是晚上饮水太多所造成,所以第二天晚上不饮水。
谁知第二天早上起来,发觉手梗面肿又再次出现,此后反复发作,渐渐肿多退少,连脖子也变粗,慢慢面部变得肥肿难分了。
面对此“毁容”威力,周女士,当然忧心如焚,伤心欲绝。
她四处求医,做了有关心、肾系统的检查,但并未见内脏器质性病变变,基本诊断可能与内分泌有关,但服食多种药物,未见效果,令她万分彷徨。
周女士是因手指渐觉屈生不灵活,日益胀更,而前来求医。
笔者仔细分析她带来的颈胸部X光片,显示颈椎中下段横突向前右移位确诊按压右颈肿痛明显,颈肌痉挛,可放射右手麻胀。
经用治脊理筋疗法为她松解颈周肌肉,并用治脊正骨法复位,六次治疗后,晨起面肿,手指梗胀明显改善,再配合肾舒肝中药,两个疗程基本康复,随后两年未见复发。
病因病机至于因何颈椎病会引致面肿,其实脊椎病是多病之源,尤脊髓发出的植物神经(脚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功能、全身的血管的舒缩、汗腺的分泌。
心脏输给脑部的血液,需经颈部上行至脑部,其中两条椎动脉和椎静脉穿行于颈椎横突之间。
如果颈椎有病理性错位,刺激到血管和经脉引起淋巴肿胀失调,必然会引致颈部不适肿胀痛,并反射到,单侧或双侧手臂和掌指,酸、麻、痹痛,胀梗。
这正是中医经常提到的“不通则通,痛则不通”之医理。
其实,周女士的病因。是颈椎病在作怪。俗语谓“劳者伤其筋骨”,日积月累的伏案工作,颈椎周围的软组织(即“筋”)很容易损伤、充血、劳损,且刺激或压迫颈上神经节,影响血管神经,造成关节囊肿胀。
特别在颈椎前的淋巴肿胀。有时也会影响下肢,但机会较少。
据有关资料显示,颈椎病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比例不算多,只占一百五十分之一。
李赞助
出诊时间:下午14:00-下午19:00
坐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六
医学博士
副主任中医师
中医骨伤专家
全国中医骨伤名医
原中南海中央保健办专家
李赞助中医三辨正骨体系创始人
深圳国之瑰宝中医馆创始人
深医院院长
中国·国医瑰宝中医药文化传承学院院长
世界中医骨伤联盟副主席
中国脊柱健康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中囯骨伤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健康医学专家委员会脊柱康复专家
《国之瑰宝·中国国医大师录》执行编委
擅长正骨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颈椎病、颈腰椎体滑脱症、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颈腰椎管狭窄症、青少年脊柱侧弯症、腰臀部软组织损伤、脊源性相关疾病等疑难杂症。
尤其擅长正骨、行针、中药三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骨科相关等疑难杂症。
深圳国之瑰宝中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