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爱心救助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从前有一句话,说得好——万物生长靠阳气。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想告诉你——防病治病,也离不开阳气。
比如说吧,咱们体内的水湿之邪,积攒多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最典型的一个就是水肿。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45岁。
她啥毛病呢?就是最近这四年来,每到秋凉了以后,面目和手足就开始水肿。而且啊,肿得很厉害,别人一眼就会看出来,不断问她:你这是咋了?
同时,她还感觉自己倦怠乏力。
但是,你说怪不怪:只要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她身上的水肿和乏力感,就全部消失了,宛如常人。但是到了秋天,还会再犯。
一转眼,这问题已经困扰她四年了。无奈之下,她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脉沉迟,舌苔白,舌质淡胖。形态比较丰满,但是神情怯懦。仔细观察,患者双下肢确实有水肿。
了解到这些以后,书方一首:
制附子,白术,黄芪,白芍,茯苓,党参,泽泻,车前子,牛膝,山茱萸,槟榔,肉桂。
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6剂以后,水肿之感立刻果然减轻很多,而且身体比较有力。
这时候原方又接着用了20剂,症状全部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现在,我们聊聊这里的学问。
你看,患者的问题,很明确,就是水肿。
水肿,我们中医看,是水湿之气在体内得不到排解所致。它们本该排出去,但排不出去,所以形成水肿。
那问题是,为啥排不出去呢?
你知道,水湿的排解,离不开能量。这就好比一盆水,你想扬出去,必须两条胳膊使劲儿。
那么,这个排解水湿的能量,其实就是咱体内的阳气。太阳出来了,沼泽地就干了。太阳被云彩遮住了,地上的水就不干。这一个道理。
阳气,是温暖的,是热的。水湿之气,是阴邪,它害怕阳气啊。医案里这个患者,她就有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体阳气不足。所以,水湿之气泛滥,形成水肿。要解决患者的问题,就得补阳气。
方中,制附子和肉桂,大补脾肾阳气。
白术、黄芪、茯苓、党参,这些都健脾益气,排解水湿。
泽泻、牛膝、车前、槟榔,这些都利水,让水湿有路可退。
白芍用下去,制约白术、黄芪、肉桂类的燥性。山茱萸,用于补益肾气。而且,山萸肉善于收涩。前面这么多通利之品,容易伤正。所以,好用山萸肉敛一下。
你看,这就基本的用药思路。
等到了春暖花开,阳气发出来了,水湿之气收敛了,水肿自然消失。
这么说,您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