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先生17年前身患肺栓塞,同时双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一直自行口服防治血栓栓塞的药物,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自年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下肢皮肤破溃,经常流脓淌水。不久前,听别人说放血疗法可以缓解病情,为了减轻浮肿找了一家中医诊所进行放血治疗,前后放血量约毫升,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重度贫血、血压下降,原病情也愈加严重,呼吸愈加困难。
8月21日深夜,武先生呼吸困难、喘不上来气,十分难耐,老伴打了医院急诊。在此之前,医院均未能接受治疗,这次或许是他们夫妇最后的一线希望。此时,患者血压92/56(升压药物维持),血氧饱和度52%,仅能端坐呼吸,周身重度浮肿,病情已然非常严重。呼吸内科总住院医师李畅达急诊会诊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后,深感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第一时间拨通了呼吸内科林育红主任的电话。林主任大概了解患者状况后,未有丝毫犹豫建议患者立即住院。
入院时,双下肢状态
第二日检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以往的检验及检查结果后,林育红主任与科室医护人员展开疑难病例讨论,总结病例特点:患者长期患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右心功能严重不全,又引起体循环血压下降,出现低血压;患者多年双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静脉曲张,近一个月周身重度浮肿,尤其是双下肢又硬又紫,局部破溃,并有明显异味的黄色渗出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导致氧合功能障碍引起呼吸衰竭,指脉氧仅52%(血氧分压41mmHg)。针对患者的病情,需要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升压、改善心功能、抗凝、局部换药等治疗措施,林主任一再向科室医护人员强调,抢救此类患者一定精确计算,严格控制出入量,决不让一丝闪失造成救治失败而危及患者生命。
一项项治疗措施紧密有序的进行,治疗方案也时刻根据病情变化而调整。经治医生担心改善心功能的利尿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压,对利尿剂的应用有所顾虑,林主任抽丝剥茧,分析患者血压偏低与心功能不全有关,果断在给予升压药维持血压的同时,增加利尿剂的剂量,辅助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经过积极治疗,武先生病情逐渐好转,血压稳定,呼吸困难明显改善,下肢发绀、象皮肿较前明显消退,氧合显著改善,从入院到出院武先生排出尿液约毫升(住院28天),肿胀的双腿终于恢复了应有的样子,顺利出院。
9月20日武先生的老伴特意来院给呼吸内科送上一面锦旗,握着林主任的手不住地道谢“在呼吸科住院这段时间,让我跟我老伴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治病也安心,真要好好感谢你们。”
武先生的故事只是呼吸内科救治危重患者的工作缩影,呼吸内科在林育红主任的带领下,一直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优质暖心的服务,尽心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最短的时间抢救生命。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肺栓塞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血栓不能完全溶解,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反复脱落导致反复多次肺动脉栓塞,造成受累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解剖学肺血管床痉挛、导致血管阻力增大最终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和肺的通气/血流灌注失衡,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和右心衰竭。
好医院好医生
林育红
呼吸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6年,主要诊治疾病包括各类呼吸系统感染、慢性气道疾病(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肺恶性肿瘤、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多种疑难及危重症疾病等。荣立三等功一次及多次院内嘉奖。医院工作期间参与危重患者抢救余次,独立操作纤维支气管镜36例。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6部,主编1部。年在“沈阳市病例思维及操作技能挑战赛”活动中,取得呼吸内科专业第一名,荣获“专业技术标兵”称号。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理事及专家组成员,东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呼吸疾病分会第九届感染学组委员,沈阳市医学会第一届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NortheastInternationalHospital
温
馨
提
示
医院地址
沈阳市浑南区天赐街2号
(奥体中心北门米)
交通指引
乘地铁二号线奥体中心站下车(B出口)
公交V路/浑河雷锋号/路/路
医院站下车
公交路/路/浑南新区一线
新华公寓站下车
咨询电话
-
生活
始于健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