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并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种病绝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又怎么能如此确定呢,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隐性疾病,或许平常你并未觉得不适。在这里就详细的为大家说明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希望大家仔细对照。
腰间盘突出是很多人都患有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坐姿、外伤、负压等问题引起的。那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腰间盘突出?应该怎样保养身体呢?
先给大家讲三个案例▼
A、张先生跑开出租十几年,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多处求医,疗效却不尽如人意。
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症状:腰痛、下肢麻木、疼痛,不能正常行走,长期行走和站立后症状加重。
B、40岁李先生,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坐卧不宁。
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症状:双腿麻木,腰部疼痛,下半身不能动。
C、69岁谢女士腰椎3、4、5节突出压迫腿部神经导致行走胀痛
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症状:压迫腿部神经导致行走胀痛。
腰椎间盘突出,多数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姿势所导致,最初的表现只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局部的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所以,矫正姿势是关键中的关键,合理的姿势是康复运动的基础和前提,否则,病因的问题不解决,只能是反复发作,恶性循环,越来越重。从十几岁小孩到老年,都被腰间盘突出笼罩着,那么患病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如何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哪些?酸:腰部发酸,治疗及时则较容易康复,而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疼痛。
痛:是常见症状。因疼痛不敢翻身、不敢走路、不敢搬东西。
胀:许多腰突患者也会感觉到腰腿发胀的情况。
麻:脚趾、脚面还有脚底板有麻木的状况,说明腰间盘突出已经严重。
哪些人群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久坐“不动”
比起久坐,其实不动的危害明显更大,在当今社会,很多人是无法避免久坐的,但是持续地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才是腰部疲劳的最大原因。
2.错误姿势
错误的姿势可以说是腰突的“引爆器”,直接参与影响,很多人平时只注意坐姿,可其实站姿和卧姿也同样关键,特别是很多人床垫过软睡姿不对,越睡腰越废。
3.用腰习惯
腰应该是我们主体躯干中力量最弱的一节,非常不适合直接受力,所以一些错误的用腰姿势,很容易导致腰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4.腰椎曲度变直
正常的腰椎曲度是有向前的弧度,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和用腰过度,就容易导致腰部正常的曲度改变,从而引起腰椎曲度变直的情况,从而引起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并且还容易伴发臀部,腿部疼痛的症状。
5.外伤
身体的腰椎间盘因为没有血液供应,受到伤害自行修复的能力很差。故而暴力性外伤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6.怀孕
孕期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导致保护椎间盘的后纵韧带松弛,其次怀胎十月相当于每时每刻都负重,对腰椎的压力比较大,最后是哺乳期时喂奶姿势不正确。
7.遗传
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则存在家族遗传的可能性。
8.先天异常
部分人存在先天性的骶椎腰化或腰椎骶化,其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会较大,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人,因为腰骶椎受力不平衡,也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患者日常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睡眠时,采取侧卧、屈膝姿势会感到更加舒适。
②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要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③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有利于腰椎的恢复。
④每天定时站立,缓慢弓背数次。
⑤无论何时,当感到背部劳累时,都应躺下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
⑥如果驼背,在坐位时,应保持膝关节高于髋关节,这样有利于支撑后背,同时足底应能充分接触到地面,否则应在脚下放一小木凳或降低座椅高度。
⑦不论是处于站立位、坐位或其他任何姿势,都要注意随时支撑后背,特别是长时间坐汽车或飞机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哪些?大多数病人可经非手术治疗缓解,只有少数病人需要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否能使突出之椎间盘回缩,破裂之纤维环愈合,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根据来作定论。但至少可使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水肿消退、黏连松解、压迫部分或全部解除,从而使症状缓解或完全消失。但部分严重病例,因突出的髓核很大,神经压迫严重,需早期手术接触神经压迫。
非手术治疗一、中药治疗:可用恒古骨伤愈合剂
二、牵引推拿治疗
牵引治疗
推拿治疗
三、针灸疗法
四、其他疗法
卧床休息法
小针刀疗法
椎间盘内封闭与骶管封闭
椎间盘靶点射频治疗
臭氧治疗
手术治疗常见方法:
常规腰椎间盘摘除术;
腰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椎间盘假体的运用;
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手段之一。
图文来源网络(旨在分享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柳围堤主任医师,教授,(骨)外科学硕士康复医学科主任
世界中医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高压氧青委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康复医学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康复委员会委员,汉中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汉中市针灸学会常委,汉中市医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副主任委员,汉中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汉中科技评审专家,汉中第一二届技能大赛评委。
对各种注射,针刀,正骨,大软组织松解术等治疗颈肩腰腿痛有独到的医学见解和经验,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和研究曾在国家级及省级各类刊物中发表十余篇论文,其中2篇获汉中自然科技论文一等奖,一篇获世界中医学会脊柱分会优秀论文奖.SCI收录2篇。主编《临床康复医学》,《颈肩腰腿痛精准诊疗系列—针刀医学》两部著作。
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和自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序贯疗法,肩周炎和骨性关节炎内外松解疗法以及皮内拨松治痛技术等。同时兼职受聘于西安医学院。
获-年、-年西安医学院“优秀教师”。-年汉航集团“优秀医务工作者”,-年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年“院长鼓励奖”年“陕西省国防科工委十佳杰出青年”。年度获“中航工业敬业好员工”称号。年度获西安医学院教学论文比赛优秀奖。度医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咨询hong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