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14286.html
『阳水』
1、风水泛滥
症状:浮肿起于眼睑,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甚者眼睑浮肿,眼合不能开,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少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如浮肿较甚,此型亦可见沉脉。(此型水肿可见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急性加重、肾病综合征等,特点是表证与水肿并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方用麻黄、生石膏、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2、湿毒浸淫
症状: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或咽喉红肿,或乳蛾肿大疼痛,继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肿的太狠容易出现水泡,继而出现感染,比如本科现在的82床等)
治法:宜肺解毒利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前方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梓白皮(以桑白皮代)、草枣姜;后方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强清解湿毒之力。
3、水湿浸渍
症状: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没有表证,只有水肿,而且肿的厉害)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胃苓汤合五皮饮。
前方为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后方为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
2、湿热壅盛
症状: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或口苦口粘,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沉数。(湿热、阳明腑实加水肿)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
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同椒目,
赤豆艽羌泻木通,煎加生姜阳水服。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
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方中羌活、秦艽疏风解表,使在表之水从汗而疏解;大腹皮、茯苓皮、生姜协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肤之水;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协同商陆、槟榔通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疏表有利于通里,通里有助于疏表,如此上下表里分消走泄,使湿热之邪得以清利,则肿热自消。若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若症见尿痛、尿血,乃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如大小蓟、白茅根等;若肿势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平卧,脉弦有力,系胸中有水,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加杏仁、防己、木通,以泻肺行水,上下分消;若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症见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可用猪苓汤以滋阴利水。
至于攻逐,原为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垄”之意。但应慎用,只宜于水势壅盛,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大便不通或干结,畏食,脉沉有力,正气尚旺,他法无效的患者。此时应抓住时机,急则治其标,用攻逐之法以直夺其水势,使水邪速从大小便而去,可选用十枣汤。俟水退后,再议调补,以善其后。
『阴水』
1、脾阳虚衰
症状: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肢冷,纳差便溏伴水肿)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
实脾苓朮与木瓜,附草木香大腹加;
草果二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方中干姜、附子、草果仁温阳散寒化气,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益气,大腹皮、茯苓、木瓜利水去湿,木香、厚朴、大腹皮理气行水。水湿过盛,腹胀大,小便短少,可加苍术、桂枝、猪苓、泽泻,以增化气利水之力。若症见身倦气短,气虚甚者,可加生黄芪、人参以健脾益气。
2、肾阳衰微
症状: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咣白或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常说阳虚水泛,但阴虚水肿您了解吗?阴
虚
水
肿
我们常说:“水为阴邪,非温不化”。是的,水肿大多属阳虚阴盛之病,一般须采用温阳、化气、利水的方法来治疗。然而,临床上阴虚水肿的患者也有逐年增多之势,用温阳法治疗则疗效不佳,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水肿与阴虚的关系
1.水肿可发展为阴虚
阴损及阳:阴精是阳气产生的源泉,阴精的亏损势必导致阳气化生的匮乏,此即阴损及阳,阳气不足,可导致水肿的发生。阴阳互损的水肿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阳俱虚,处方前权衡阴阳之偏胜是取效的关键。
精血化水:津与液都是指水谷精微由脏腑所化生的具有滋润、营养脏腑功能的物质。若元气充沛,脏腑强健,则水谷皆化为血气津液,然后升降出入,输布周身,荣养脏腑,即无痰饮水湿之患。反之若元气衰而脏腑病,水谷所化之津液不得气化,则聚而为痰湿,停而为水饮。水肿之本虽是阳气衰弱,但病理之水乃津液所化,所化愈多则所留愈少,故有一分水肿,必有一分津亏,日久则成阴虚。此外,津液尚能渗入脉中,成为血的一部分,津液不足亦可造成精血亏虚,加以“津血同源”,故精血与津液具有类似的属性。临床上不少疾病表现为严重的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如肾病综合征、肝性水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蛋白属于营养物质,属于中医学“津液”“精血”的范畴。精血化为水则人身之精血必然虚败,故在治疗此类水肿时勿忘养血填精。
药物伤阴:水肿本属阳虚者,经不恰当的治疗有可能向阴虚转化。利尿药的运用是治疗水肿的常用方法,然而都有耗伤津液的副作用,尤其对于需要大量运用利尿剂的水肿患者,其副作用更为明显。即使运用相对平和的温化水湿法,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日久也有化热阴伤之虑。再者,糖皮质激素的运用也是造成伤阴的重要原因。此外,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然而此项技术有时也会造成人体津液损伤,故维持透析的患者易出现阴伤的表现,须多加留意。
其他原因:水肿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心性、肝性、肾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许多以水肿为表现的疾病,在其发病过程中即有伤阴的风险,如肾病综合征患者每日丢失大量蛋白,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尿血,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硬化腹水患者可见急慢性出血等。蛋白、血液、胃液的丢失都是人体津液的丧失,长此以往可以造成阴虚。另外,水肿本身是病理之水,能阻碍津液的生成与输布,也可造成津液亏虚。
2.阴虚亦可导致水肿
阴损及阳:阴阳互根,在病理状态也可互损。阴精是阳气产生的源泉,阴精的亏损势必导致阳气化生的匮乏,此即阴损及阳,阳气不足,可导致水肿的发生。阴阳互损的水肿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阳俱虚,处方前权衡阴阳之偏胜是取效的关键。
气化失常:肾对津液的调节是通过气化来实现的,而气化又是肾气功能的体现,肾气是肾脏化生之气,故肾脏能化生肾气是津液正常代谢的前提。传统意义上讲,气化失常大多指的是阳气,然而肾阴不足同样可以导致气化失常,形成水肿,与阴损及阳所致水肿的病机截然不同。张景岳云:“惟下焦之真水得位,始能分消”;唐容川云:“阴虚不能化水,则小便不利”。两者都强调了充足的肾阴对津液代谢的重要意义。
阴虚火旺:阴虚火旺亦能造成水液代谢失常形成水肿。阴虚火炽,循三焦上灼肺阴,金被火刑,可使水道失调,于是水热互结,浮肿乃作,陈修园所说的“阴虚无以配阳,则水为热蓄而不行”亦是此意。
阴虚水肿的治疗
白芍:利小便、存阴液、除血痹,破坚积,静中有动,不似一般养阴药滞而不行,尤其适合阴虚引起的小便不利或水肿,临证可以择用。
知母:《神农本草经》认为知母有“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作用。知母所退之肿,即是由阴虚火旺所致之肿。
阿胶:乃血肉有情之品,其养血止血之力较一般草木之品为著。张景岳言“水肿证以精血多化为水”,故治疗水肿应当填精补血,而阿胶堪当此任。
猪苓汤
是育阴利水的祖方。方中阿胶养血填精,功效有类于白蛋白,输注白蛋白后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还须配合利尿药,方能更快消肿。猪苓汤除阿胶外,尚有茯苓、猪苓、泽泻、滑石四味利水不伤阴之品。比较五苓散与猪苓汤之异同,发现茯苓、猪苓、泽泻两方皆用,白术、桂枝猪苓汤不用,滑石五苓散不用。由此可知,任何水肿(小便不利),猪苓、茯苓、泽泻均可酌用;白术、桂枝有伤津之弊,阴虚水肿慎用;滑石有伤阳之忧,阳虚水肿勿用。若患者精血亏损较甚,除阿胶外,黄明胶、龟甲胶、鳖甲胶等均可酌情选用。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
据张仲景所言,肾气丸的作用是利小便,“痰饮病篇”中“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一句即是证明。既然有利小便的功效,便可以用其治水肿。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所致之水肿皆可考虑用肾气丸治疗,但临证须调节方中温阳药与养阴药之比例。六味地黄丸是肾气丸去桂枝、附子而成,为单纯滋补肝肾、清热利水的方子。如水肿患者辨证并无阳虚,即可考虑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又与猪苓汤有别,其所治之阴虚患者常有热象,呈现虚性亢奋状态,如口干面赤、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而猪苓汤之阴虚偏于“精”的不足,其人常营养状况较差,身体多呈虚弱、衰败之状态。
济阴汤
为张锡纯所拟的治疗阴分虚损致小便不利的方剂,由熟地黄、龟甲胶、白芍、地肤子四味药组成。猪苓汤、六味地黄丸尚以滋阴药与利水药相配,而本方中除以少量地肤子为向导外,皆是大剂滋阴填精之品。若是阴虚所致气化失常,补阴精即可恢复气化,气化正常则小便自然通利,虽说茯苓、泽泻利水不伤阴,而淡味渗泄之品多少不利于阴精的滋填,不如去之。在本方所附治验中,有一阴虚水肿患者,用六两白芍、二两阿胶而愈,亦未加任何利水之品。由此可见,治疗阴虚水肿患者,尚有单刀直入、峻补阴精之法,可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