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家住汉口的陈先生今年68岁,从上个月起,他每天只吃一顿素食。近日,他不但体重骤降,身体还出现水肿,被医院诊断为营养不良。
医生表示,老年人如果长期发生小腿浮肿的现象,除了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外,有的原因是因为身体缺少营养。
在不少老人看来,饮食清淡是远离“三高”等慢性病的法宝,长期以来,他们恪守“吃素能长寿”的信条,甚至从不碰荤腥。对此,有专家指出,老人饮食并非越清淡越好,尤其是对高龄老人而言,过于清淡反倒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给身体埋下诸多隐患。
数据显示,截至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36亿,高龄老人口超过万。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出现渐进性的衰退,如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和听觉及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肌肉萎缩、瘦体组织数量减少等,这些改变均可明显影响老年人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使得老年人营养缺乏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不完全适用于老年人,老年人在饮食方面需要正确的营养指导。
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健康状况、营养需求,于年修订了《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
该指南提出了4条
老年人膳食关键推荐
可谓是字字句句闪金光!
少量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
主动足量饮水;积极户外活动
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
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餐
看到这儿,想必就有不少人该问了,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怎样将指南具体实践呢?
1.少量多餐
进餐次数可采用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每次正餐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20%~25%,每次加餐的能量占5%~10%,且宜定时定量用餐。
2.制作细软食物
将食物切小切碎,或延长烹调时间。多选嫩叶蔬菜,多采用炖、煮、蒸、烩、焖、烧等进行烹调,少煎炸、熏烤等方法制作食物。高龄和咀嚼能力严重下降的老年人,饭菜应煮软烧烂,如制成软饭、稠粥、细软的面食等;对于有咀嚼吞咽障碍老年人可选择软食、半流质或糊状食物,液体食物应适当增稠。
可是,即便是细软的食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随便吃的!
明天,我们将迎来重阳节。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孝顺的子女们总会在这一天给老人买上几块重阳糕。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病缠上了我们的长辈,吃重阳糕也要有所顾忌。
重阳糕作为一种点心,不宜空腹食用。重阳糕是一类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后,会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泛酸,甚至烧心等情况出现,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诱使发病。在制作重阳糕的过程中,为了使糕香甜可口,通常会放入较多的糖甚至猪油,而常用的材料糯米,又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很多人就不适合吃重阳糕。
如果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阳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
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不含猪油的重阳糕;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经过发酵的重阳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选择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阳糕;糖尿病患者可以制作一些不加糖的椒盐品种的重阳糕等等。
民间还使用红枣、茱萸等作为重阳糕的点缀,药食两用的一些中药材放入糕中,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饮食选择,对重阳糕的品种进行“改良”,选择或制作适合自己的品种,同样可以增添过节的气氛。
3.预防老年人营养缺乏
老年人常因生理机能减退以及食物摄入不足等缘故,出现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引发钙、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以及贫血、体重过低等问题。日常膳食中,合理利用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来弥补食物摄入的不足。
所谓吃什么补什么,那么老年人最缺乏的营养元素是什么呢?为什么缺铁性贫血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呢?
戳视频
听最强营养团专家
为您一一解答!
▽▽▽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补血补铁,曾有传言“铁锅炒菜可以补血”、“红颜色的食物可以补铁”,这些传言都是真的吗?听专家怎么说!
▼▼▼
4.主动足量饮水
饮水不足可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明显影响,而老年人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因此要主动足量饮水,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少量多次、主动饮水,每次50~ml,如在清晨一杯温开水,睡前1~2小时喝一杯水,运动前后也需要喝点水,不应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老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不低于ml,以ml~ml为宜,首选温热的白开水。
5.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适量的户外活动能够让老年人更好地接受紫外光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延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衰减的发展。老年人的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即时调整,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6.吃动结合,延缓肌肉的衰减
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缓肌肉衰减对维持老年人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极为重要。延缓肌肉衰减的有效方法是吃动结合,即一方面要增加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另一面要进行有氧运动和适当的抗阻运动。
常吃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红肉、鱼类、乳类及大豆制品。多吃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如海鱼和海藻等。注意蔬菜水果等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取。
此外,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适当增加摄入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与此同时,应适当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减少静坐或卧床。
7.保证每天能获得足够的优质蛋白质
吃足量的肉。鱼、虾、禽肉、猪牛羊肉等动物性食物都含有消化吸收率高的优质蛋白以及多种微量营养素。
天天喝奶。多喝低脂奶及其制品;有高脂血症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奶、脱脂奶及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考虑饮用低乳糖奶、舒化奶或酸奶。每天吃大豆及其豆制品。
8.保持适宜体重
老年人胖瘦要适当,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所以不应过度苛求减重,“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传统观点必须要纠正。
9.摄入充足的食物
老年人每天应至少摄入12种的食物。采用多种方法增加食欲和进食量,吃好三餐。饭菜应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以食物自然味来调味,色香味美、温度适宜。
10.积极交往,愉悦生活
良好的沟通与交往是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增进食欲、改善营养状况的良方。老年人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主动参与烹饪,常与家人一起进餐;独居老年人,可去集体用餐点或多与亲朋一起用餐和活动,以便摄入更多丰富的食物。
同时,专家也表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
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要的
所有营养成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老年朋友们
一定要做到
五颜六色多健康
食物多样更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