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伏案工作者,看到标题时小编心里直发虚!但小编也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界友,看完全文前,一定不要轻易得出结论呦~
作者:杨明烽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病例摘要:
患者,女,27岁,既往体健,诉劳力后进行性加重气急一周,伴双侧踝部浮肿。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未吸氧下轻度呼吸急促。查体除双下肢达膝部的凹陷性水肿外,未及阳性体征。心电图、胸片见下图。予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无特殊。血脂、血糖正常。心超提示左心室功能极差,EF20%,所有心腔扩大,中度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
心电图
胸片
为进一步评估心力衰竭情况,予查心脏MRI,图像如下:
心室短轴切面
四腔心切面
冠状面
那么,问题来了——
1、心电图所见?
2、胸片所见?
3、磁共振所见?
4、处置方案?
各位界友考虑清楚了吗?考虑清楚了,小编可就要公布答案咯……
点评及答案:
该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主要临床问题为评估心衰病因。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动过速、R波递增不良。胸片可见心脏扩大。最关键的病因揭示依据为心脏磁共振图像,医院并不能进行有质量保证的心脏磁共振检查,导致广大医生忽略了磁共振心脏检查的适应证和优势——其实在评估心肌病和心包疾病上,心脏MRI能起到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能替代的作用。
此例,磁共振图像清晰显示了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情况,若该例心超未提示心肌致密化不全,则可能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这种误诊并不罕见。
因心肌致密化不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肌疾病,故简要回顾如下:该病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常由遗传缺陷导致,已发现其部分致病基因突变。该病以近心尖部1/3室壁节段受累明显,可累及室壁中段,一般基底段室壁不受累,通常单独累及左心室,部分可双心室受累,致使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
在儿童心肌病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病率仅次于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占第三位,平均发病年龄30岁左右。其处置主要依据心力衰竭情况,为预防心源性猝死可植入ICD;因心腔严重扩大、室壁运动幅度下降等因素可导致心室内血栓形成,予抗凝治疗。另强调一点,因该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应进行家系分析。
本病例编译自香港医学会的网上病案学习资料,现分享给各位界友,以供参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