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长脸上去了,就没好方法瘦脸按这几个

时间:2017-7-3 12:16:04 来源:水肿

??????广东省中医师承项目,拜名医为师,成为执业中医,全国招生!本批年4月进行公证拜师,可添加客服(手机号),咨询报名!导读穴位减肥是建立在中医经络理论基础上的。通过中医的穴位经络,可以调节脾脏的功能。现代医学显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能有效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还能抑制胃肠的吸收,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同时促进能量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

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找准穴位,手指动起来,就能轻轻松松享“瘦”健康!

  

1攒竹穴

位置: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基本手法:推。

  

按摩次数:推30-50次。

  

功效:改善眼部水肿造成的面部虚胖等症状。

  

2颊车穴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即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次。

  

功效:消除下巴上的脂肪,改替水肿,减少食用甜食的欲望。

  

3承浆穴

位置:下唇与下领正中连线的凹陷处。

基本手法:按、揉、掐。

  

按摩次数:按或揉30-50次,掐5一10次。

  

功效:消除面部、颈部水肿。

  

4大迎穴

位置:下领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的凹陷处,面动脉搏动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30-50次。

  

功效:增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水肿,收缩松弛皮肤。

  

5巨髎穴

位置:瞳孔直下,与鼻冀下缘(鼻唇沟外侧)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30-50次。

  

功效:通经活络,畅通气血,消除水肿。

6人迎穴

位置: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颈总动脉搏动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10-30次。

  

功效: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收紧皮肤,消除双下巴。

7听会穴

位置:面侧耳屏旁,下领骨裸突的后缘,张口时凹陷处。

 

基本手法:揉、按。

  

按摩次数:揉或按30一50次。

  

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面部水肿。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九歌()

⊙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推荐年最HOT







































白癜风早期症状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zl/756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