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倒计时
2天
1.成人颅内压增高是指脑脊液压持续超过()。
A.40mmH2O
B.80mmH2O
C.mmH2O
D.mmH2O
E.mmH2O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考点回顾:在病理情况下,当颅内压监护系统测得的压力或腰椎穿刺测得的脑脊液压持续超过mmH2O时,即为颅内压增高。
2.颅内压增高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头痛
B.血压升高
C.意识障碍
D.脑疝
E.视神经乳头水肿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考点回顾:颅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部分脑组织移位,通过一些孔隙,被挤到压力较低的部位,即为脑疝。
3.关于GCS计分法的概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总分最高15分,最低3分
B.总分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重
C.总分越高则表明预后越好
D.总分在8分以上表示已有昏迷
E.总分由低分向高分转化说明病情在好转中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考点回顾:GCS评分3?8分提示昏迷。
4.动眼神经损伤没有以下哪项表现()。
A.瞳孔散大
B.眼睑下垂
C.眼球向下活动受限
D.眼球向外活动受限
E.眼球向上活动受限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答案解析:动眼神经支配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及提上睑肌和瞳孔括约肌,因此损伤后可出现瞳孔散大、眼睑下垂、眼球向下活动受限、眼球向上活动受限。而眼球向外活动则由展神经支配的外直肌控制。
5.判断成人颅内压增高较可靠的依据是()。
A.头痛
B.呕吐
C.昏迷
D.视神经乳头水肿
E.脑中线移位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答案解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体征;颅内压力增高,传导至硬脑膜与视神经管相邻之处,使视神经受压,眼底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视乳头水肿。
6.颅脑损伤患者抬高床头15°?30°的目的是()。
A.减轻脑水肿
B.有利于伤口愈合
C.有利于呼吸道通畅
D.病人舒适
E.防止误吸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答案解析:颅内压增高时,适当的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7.供应内囊血液的中央动脉来自于()。
A.椎动脉
B.大脑前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大脑中动脉
E.基底动脉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答案解析:供应内囊的主要血管为豆纹动脉,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因此,供应内囊血液的中央动脉应为大脑中动脉。
8.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最适宜的时间为()。
A.发病3周后开始
B.恢复期开始
C.发病后1周开始
D.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应尽早开始
E.发病1个月后开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考点回顾:根据患者瘫痪肢体肌力情况,制订功能锻炼计划,遵循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急性期后肌张力开始增高,应使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尽早对患肢进行被动运动与按摩,以免肢体废用。病情稳定后瘫痪肢体应及早进行康复训练。
9.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何时最明显()。
A.起病24小时内
B.起病后第3周
C.起病后第1周
D.起病后第2周
E.起病后1个月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考点回顾: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其特征性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蛋白质增高,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起病后第3周最明显。
10.一侧面瘫及对侧上、下肢瘫痪称为()。
A.偏瘫
B.交叉性瘫痪
C.四肢瘫
D.单瘫
E.截瘫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考点回顾:脑干病变时会出现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此类瘫痪称之为交叉性瘫痪。
11.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高血压
B.血液病
C.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D.风心病
E.动脉粥样硬化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考点回顾: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最常见原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其次是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12.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
A.脑室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化脓性脑膜炎
E.真菌性脑膜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考点回顾: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脑膜炎症,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13.热性惊厥的好发年龄是()。
A.新生儿
B.1~6个月
C.6个月到3岁
D.4~7岁
E.8~14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考点回顾: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大多发生在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发作时间短,在10分钟之内,发作后短暂嗜睡,在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可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时再次发作,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退热后1周做脑电图正常。
14.患者,男,16岁,与同伴打闹时从高处坠地。体检: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护士可据此判断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A.小脑幕切迹疝
B.枕骨大孔疝
C.动眼神经损伤
D.脑干损伤
E.延髓损伤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答案解析:出现小脑幕切迹疝时,动眼神经背侧部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受损,该侧瞳孔逐渐散大,同时患侧大脑脚受压,出现对侧肢体体力弱或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15.患者,女,35岁,因脑肿瘤、颅内压增高,行脑室引流术后1h,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必要时换管
B.用无菌注射器抽吸
C.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D.将引流瓶(袋)降低
E.生理盐水冲洗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答案解析:不可高压注入液体冲洗,以防管内堵塞物冲人脑室系统狭窄处,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
16.患者,男,22岁,在泳池跳水时不慎头部撞击池底,昏迷10分钟,清醒后发现四肢瘫痪,该患者可能是发生了()。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原发性脑干损伤
D.颅内血肿
E.颈椎颈髓伤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答案解析: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可导致意识障碍,颈椎脊髓损伤可导致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17.患者,男,15岁,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3天,患者出现躁动不安症状。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是()。
A.给予镇静剂
B.给予强制约束
C.急诊复查头颅CT
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E.加用脱水利尿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答案解析:应复查头颅CT以明确是否有血肿清除不彻底或止血不善,术后再度形成血肿,或其他部位血肿被遗漏。
18.患者,女,32岁,主诉头痛,头晕20天,加重伴烦躁,呕吐,1天入院。查体:嗜睡,血压/80mmHg,头部MRI显示第四脑室肿瘤,伴幕上脑室扩大。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大脑镰下疝
B.小脑幕切迹疝
C.小脑幕切迹上疝
D.枕骨大孔疝
E.脑中心痛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答案解析:颅后窝占位性病变导致幕下腔压力增大,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疝出到颈椎管内,导致枕骨大孔疝或称小脑扁桃体疝。
19.患者,女,72岁。脑梗死后1个月,左上肢能在床面移动,但不能抬起,左下肢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移动,左上肢、左下肢的肌力分别为()。
A.1级、0级
B.2级、1级
C.3级、2级
D.4级、3级
E.5级、4级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考点回顾:肌力的判断标准为:0级:完全瘫痪。1级:可看到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可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够对抗阻力但肌力弱。5级:正常肌力。
20.患者,男,62岁,急性脑出血,连续睡眠19小时,其间呼之能醒,可进行简单对话,过后很快又入睡,此时患者处于()。
A.浅昏迷状态
B.昏睡状态
C.深昏迷状态
D.嗜睡状态
E.清醒状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考点回顾: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嗜睡病人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病人继续入睡。
往期回顾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患者护理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患者护理
肿瘤病人的护理
肌肉骨骼系统/结缔组织病人的护理
损伤及中毒病人的护理
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循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