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水肿机制新进展1

时间:2017-9-15 2:38:54 来源:水肿

肾病综合征水肿的原因,最常见的解释是由低蛋白血症引起,我们暂且之为「经典学说」。

具体而言,经典学说是这样解释肾病综合征水肿的:

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从血管内跑到血管外→有效血容量减少(因此,该学说也被成为充盈不足学说)→三多一少(RAS↑、交感↑、抗利尿激素↑,心房利钠肽↓)→水钠潴留→水肿。

但是临床上还有一些情况并不能用经典学说来解释,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通过一系列临床上的争议/问题来展开思考:

争议1:低蛋白血症=水肿?

对于经典学说来讲,毫无疑问,这个等式是成立的。

但是人们发现在先天性无白蛋白血症患者,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水肿的!在无白蛋白血症的大鼠模型中,研究人员也没有发现有钠潴留。南非一组血白蛋白低于3.5g/dl的24名患者(大多伴有慢性炎症,比如结核),其中只有6名患者有水肿表现,研究人员甚至发现有血白蛋白低于1.5g/dl时仍没有水肿的情况。

按经典学说来看,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争议2:钠水潴留,低蛋白血症,孰先孰后?

按经典学说,是先发生低蛋白血症,然后再有水钠潴留的,从上面的经典机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但是,人们观察到,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蛋白尿转阴后血白蛋白还未恢复正常之前,尿钠的排泄就已经增加了,并且伴有水肿的消退。肾病综合征复发时,在低蛋白血症发生之前,即有尿钠排泄减少,水肿出现。

争议3:是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向血管外转移?

按经典学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外的压力平衡被破坏,水分是从血管内往血管外转移的。

我们来看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由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其中12人处于活动期,3人完全缓解,3人部分缓解。研究者测量了患者的血浆以及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发现在活动期,二者均是降低的,并随着病情的缓解而缓慢恢复,值得







































鐧界偣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楀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yf/870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