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淋巴水肿患者病情减缓出院

时间:2016-7-17 14:35:34 来源:水肿

【病例分享】淋巴水肿患者病情减缓出院

淋巴水肿,在医学上具有自己独立的定义。它常因患肢久肿不消而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后期更是会出现肢体粗肿,皮肤粗糙,坚固增厚,以致患者肢体犹如坚固的象皮一般。不过,淋巴水肿如果医治得当,还是可以及时控制的。

尹娟(化名),女,56岁,晋州市人,步入花甲之年的她本该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医院。

4年多前,医院行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打扫术。术程顺利,本来以为可以很快出院,不料却出现右小腿肿胀、沉重感,遵医嘱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后症状也不能完全减缓。再次诊断,斟酌为淋巴水肿,给予中药口服,症状减缓不明显,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步加重,右小腿出现明显的增粗,右大腿亦出现肿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后仍然不能减缓。除肿胀外,尹阿姨乃至还出现了右小腿胫前红肿、皮肤温度升高(38.9℃)、皮肤发热等症状,为了得到系统的医治,尹阿姨及其家人经过打听,医院接受医治。

入院时查体见双下肢发育无畸形,右下肢较对侧明显粗肿,皮肤弹性差,质韧,浮肿呈非指凹性。右小腿胫前肤色红肿,肤温高。左边膝上15cm处周径:46.5cm,膝下15cm处周径:31.5cm,右边膝上15cm处周径:54cm,膝下15cm处周径:40cm,双侧股、腘、胫后、足背动脉搏动存在。双侧深静脉畅通实验(-)。结合患者的体征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右下肢淋巴水肿并急性丹毒”。并立即为其安排医治。

针对尹阿姨的病情,周围血管科的专家从中医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患者是因宫颈癌术后、右下肢肿胀、沉重,加重伴红肿入院的,符合中医“大脚风”的诊断。患者多因湿热之邪浸渍肌肤,流注下肢,或脾虚水停,湿遏气阻,导致气血阻塞不通,水津外溢发为肿胀。病积久延,正气益伤,气血血瘀,淤血阻络,则发肌肤粗糙、坚固等症。对本病的医治,应侧重温阳利湿。具体医治方法以下:

给予右下肢淋巴水肿并急性丹毒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以增进淋巴液回流,在饮食上平淡忌辛辣。在医治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医治思路,还生系列中药汤剂口服,日一剂,特点中药胶囊口服活血通脉,给予利湿消肿中药外洗患肢,配合特点中药膏剂外敷以减缓患肢肿胀。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配合烘绑疗法进行辅助医治,以增进下肢淋巴液回流等。

医治半个月,患者肿胀的患肢明显减缓,本来粗肿的大腿也逐步恢复了正常。如今,尹阿姨已出院回家,踏上了回家迎新年的旅途。

医院周围血管科

官方

平安医院周围血管科官方站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能痊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yf/85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