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工作人员都知道,在标本采集、处理过程中,红细胞破坏造成溶血。原因有很多,包括采血不顺、压脉带过紧、抗凝血混匀用力过猛、离心破管等等。在此,我们先说明溶血所带来影响的同时,再介绍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几种难采血管及处理方式。
一
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举列
1、血钾:红细胞内钾浓度为细胞外钾的20倍左右;
2、血磷:红细胞内无机磷为细胞外磷的50倍左右;
3、LDH:红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为细胞外的倍左右;
4、谷草转氨酶细胞内比细胞外高15倍左右。
5、谷丙转氨酶细胞内比细胞外高7倍左右。
稍举这几例,一般情况下检验科收到溶血标本不会做下一步分析处理,而是电告责任护士,重新采样。为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只能等待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劳动、浪费些许医疗物资了。
二、
七类难扎血管及处理方法
1不显露静脉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
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摸准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2脆弱静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血管比较脆弱,应该选择从血管旁侧进针,刺入时,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针进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原则是宁慢勿快,持针要稳。
3空虚静脉大出血或失液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使静脉空虚,扁瘪,进行此类静脉穿刺时要特别小心。应采取挑起进针法,即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针头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后壁分离,使针尖与斜面滑入血管内有失阻感,即使无回血,针也进入了血管,即可注射。
4活动度大的静脉可选用较锐利的针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两端,在血管上旁以30度斜角进针,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着血管进入少许即可。
5表浅细小静脉女病人和儿童的静脉都比较细小,穿刺时较为困难,碰到这种情况可选择适当斜面小的针头,而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可用热敷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以利穿刺。
6成人头部骨缝静脉在四肢无静脉穿刺时,可选用头部静脉,成人头部静脉十分不明显,可按解剖位置,摸准骨缝将头皮针缓慢顺着骨缝中央刺入静脉往往成功,但临床少用。
7小儿头部静脉
小儿头部静脉较细,加之小儿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面向上,针的角度几乎与头皮平行,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
如刺入静脉后,无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进入空腔管道的感觉,可注入少许液体,而没见针头旁肿胀,即证明刺入静脉,即可固定,此类静脉原则是宁浅勿深,宁慢勿快,固定稳妥。
结束语:从医师开检验申请单开始,到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到达医师手中,这整个过程至少有15到20个环节可能出错,其中单纯的检验技术部份只占一个小环节,真正出错的原因多是人为疏失,以及对标本处置的知识不足造成,另有一部份是其他物质产生的干扰,如药物、食物等。这些相关的知识从采血者(护士或医检师),到检体运送者,到检验操作者(医检师),到报告判读者(医师)都应熟知并随时留意,才能避免出现不当的检验数据。这个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携手共同努力!
关于转载分享检验医学在线白癜风复发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