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佳大雄1.老年瘙痒症:指好发生于老年人的瘙痒症,由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粗糙、脱屑等引起2.妊娠瘙痒症:是一种发生于妊娠妇女的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3.急性单纯性痒疹:即丘疹性荨麻疹,可能与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及某些事物有关,患者常为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及青少年,表现为腰背、腹部、臀部及小腿的红色风团样修真,直径1~2cm,呈纺锤形或圆形,中央常有小水泡,多群集但较少融合,自觉瘙痒。4.(小儿痒疹)早发型痒疹:好发于1~5岁儿童的四肢身侧,基本皮损为绿豆大小风团样修真,继而转变为肤色质硬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后皮肤常有抓伤、血痂、化脓,久之皮肤弥漫性增厚、色素沉着,也可呈湿疹样变,皮损广泛者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病程慢性迁延5.慢性单纯性苔藓:又称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6.痒疹:是一组以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为特征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7.成人痒疹:多见于中青年,以女性多见,好发于去干及四肢伸侧,有时可累计头皮,面部,基本皮损为小米至绿豆大小、淡红色或肤色的多发性坚实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后出现风团样板块及丘疱疹,间有小水泡及结痂,反复法阵及搔抓引起麸皮增厚粗糙,有时可出现苔藓样变,色数沉着。病程慢性迁延8.结节性痒疹: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伸面多见,皮损初期为水肿型红色坚实丘疹,组建成黄豆或更大的半球状结节,继之顶部角化明显呈又装增生,表面粗糙,转成暗褐色,长散在分布,数个到上百颗,自觉剧烈瘙痒,自行小腿并一流色素沉着或瘢痕。9.硬皮病:一种已皮肤和内脏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本病呈慢性过程,既可累及皮肤,也可既累及皮肤同时累及内脏10.局限性硬皮病:出皮肤改变外无内脏受累,依据皮损可分为点滴型,斑状,线状和泛发型硬斑病,其中点滴型和泛发型硬斑病少见,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感觉功能减退11.刀砍状硬皮病:指线状硬皮病累及额部和头皮时,表现为单侧皮肤、皮下和颅骨的萎缩,呈刀劈状,可伴脱发12.CREST综合征:为肢端硬皮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下列5种临床表现组成,皮肤钙化、雷诺现象、食管功能异常、肢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较少发生肾和肺部损害,预后较好13.斑状状硬皮病:损害初起为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淡红或紫红色水肿性发硬片块损害。数周或数月后渐扩大,直径可达1~10cm或更大,色转淡呈淡黄或象牙色,周围常绕淡紫或淡红色晕。表面干燥平滑,呈蜡样光泽,触之有皮革样硬度,有时伴毛细血管扩张。局部不出汗,亦无毛发。损害可单个或多个。经过缓慢,数年后硬度减轻,渐出现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性疤痕。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躯干为多见。在局限型中此形最为常见,约占60%。14.线状硬斑病:以其皮损呈线状或带状而得名,它属于局限性硬皮病。此型儿童多见,皮损常沿周围神经支配区分布。发生在额部的皮损呈纵向分布,外观似剑伤,故又称为剑伤样硬皮病。15.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16.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均为由皮脂淤积于皮脂腺开口处形成的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从中可挑挤出白色豆渣样物质;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内含脂栓,黑色由皮脂氧化所致。17.聚合性痤疮:痤疮的特殊类型之一,好发于男性青年,表现为严重的结节、囊肿、窦道及瘢痕。18.爆发性痤疮:痤疮的特殊类型之一,表现为患轻度痤疮数月或数年后,病情突然加重并出现发热、关节痛、贫血等全身症状。19.药物性痤疮:由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卤素等所致的痤疮样损害。20.化妆品痤疮:皮肤清洁消毒剂中的抑菌物质、皂类或洗面奶内含的脂肪酸盐,多种化妆品、香波、防晒剂、增白剂、发胶及摩丝等均可引起皮脂分泌导管内径狭窄、开口处机械性堵塞或毛囊口的炎症,可引发化妆品痤疮。21.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系发生于头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22.酒渣鼻:一种发生在颜面中部,以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及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皮肤病。23.斑秃:为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24.全秃和普秃:前者指头发全部脱落,后者指全身毛发均脱落。25.男性型秃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或早秃,为头皮毛发从粗长毛渐变为毳毛的渐进过程,表现为进行性头发密度减少。26.臭汗症:指汗腺分泌液具有特殊臭味或汗液被分解而释放出臭味。27.腋臭:又称腋部臭汗症,为腋窝部发出特殊的刺鼻臭味,天热汗多或运动后最为明显,可同时伴有色汗(以黄色多见),年轻女性多见,常有家族史,外阴、肛门和乳晕等部位也可累及。28.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29.硬下疳:由梅毒螺旋体在侵入部位的无痛性炎症反应。好发生于外生殖器。30.扁平湿疣: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扁平疣是长在人体泌尿生殖器官或肛门周围皮肤粘膜上的象瘊子(即寻常疣)样的赘生物,又叫生殖器疣或性病疣。由于其临床表现大多为尖刺状,其表面又潮湿,故称为尖锐湿疣。31.梅毒性树胶冻:梅毒瘤又称树胶肿,较结节性梅毒疹少,损害多为一处,也可多处。常见于四肢伸侧、前额、胸骨部及臀部。初起时,皮下出现硬结,表面呈暗红色斑块。其中心以后渐软化坏死,形成溃疡,并逐渐深且扩大。溃疡表面有少量似树胶状黏稠脓液,常一面愈合,一面继续发展,呈肾形或马蹄形。上腭及鼻中隔黏膜树胶肿可以侵犯骨质,排出死骨,发生上腭、鼻中隔穿孔及鞍鼻。少数患者可以发生喉树胶肿及树胶肿性舌炎,引起呼吸困难,发音不清。32.梅毒性脱发:多发生在感染后1年左右。常侵犯头后部或两侧。脱发区为0.5~1.0cm左右圆形或不规则,呈虫蚀状或网状,境界不清。局部无炎性表现,无症状,可自愈。33.Hutchinson三联症:哈钦森齿、神经性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34.潜伏梅毒:潜伏梅毒是指已被确诊为梅毒患者,在某一时期,皮肤、粘膜以及任何器官系统和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物理检查,胸部X线均缺乏梅毒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而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或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从未发生任何临床表现者,称潜伏梅毒。35.吉海反应:首次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的病人,由于TP被迅速杀死,释放出大量的异种蛋白,引起急性变态反应,在治疗后数小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皮肤潮红、恶心、心悸、多汗等全身症状,或者各种原有梅毒损害的症状也加重,严重的梅毒患者甚至发生主动脉破裂。这就是吉海反应。36.硬化性淋巴结炎:二期梅毒症状,发生于硬下疳出现1-2周后,常累及单侧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呈质地较硬的隆起,表面无红肿破溃,一般不痛。37.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称二期梅毒。38.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4年(最早2年最晚20年)40%患者发生三期梅毒39.结节性梅毒疹:皮损好发于头部、肩胛部和四肢伸侧。分布不对称。主要损害为0.5~1.0cm左右暗红色结节,质硬,明显浸润常呈环形、花边状、蛇形等奇特形状排列。皮损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有些皮损一边消退一边新生,严重者出现溃疡,留有瘢痕。病程数年之久。40.哈钦森齿:门齿游离缘呈半月形缺损,表面宽基底窄,牙齿排列稀疏不齐。41.桑椹齿:第一臼齿较小,其牙尖较低,且向中偏斜,形如桑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