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很多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病人的咳嗽、咳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到了这个季节症状就会加重,也会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而急性发作。因此,冬季里肺心病病人做好自我防护特别重要。那么,为了预防肺心病的反复发作,医院的医生带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肺源性心脏病和我们能做些什么工作呢?
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肺、心功能代偿期时出现发绀和肺气肿体征;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时出现呼吸衰竭、右心衰竭,少数病人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
如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缓解期原则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主要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
病人和家属可以做哪些工作?
急性发作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以协助采取舒适的卧位,如半卧位或坐位,可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有利于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减慢心率和减轻呼吸困难。对于卧床的病人,应定时协助翻身、变换姿势,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压疮的发作。
代偿期根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活动量以病人不感觉疲劳、症状不加重为度。鼓励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活动耐力。
饮食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展、预后起重要的作用。肺心病多数有营养不良(占60%-80%),营养疗法有利于增强呼吸肌力及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每天热量摄入至少达到kJ/kg,其中蛋白质1.0-1.5g(kg.d),碳水化合物不宜过高(一般≤60%),因为碳水化合物会增加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呼吸负荷。少食多餐,有利于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利于促进食欲。宜进食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避免因便秘、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减少进食含糖高的食物,避免引起痰液黏稠。如病人出现水肿、腹水或尿少时,应限制钠水摄人,钠盐3g/d,水分ml/d。
病人和家属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防止急性发作的重要性,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避免和防治各种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的诱因。
坚持家庭合理氧疗,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1-2L/min,浓度在25%-29%,吸氧时间在15小时以上。避免自行将氧流量调大,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肺性脑病。坚持持续吸氧,特别夜间持续吸氧,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鼓励病人戒烟,吸烟可引起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障碍,使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使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减弱,易发生感染。
病人要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饮食,避免进食产气及引起便秘的食物,腹胀期间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适量饮水,并且保持口腔清洁。
病情缓解期,可根据肺、心功能及体力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比如散步、气功、太极拳、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病人及家属要了解病情变化的征象,如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剧烈、咳痰不畅、尿量减少、水肿明显或病人的神志淡漠、嗜睡、躁动、口唇发绀等加重,均提示病情变化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诊治。
来源:医院
编辑:高伟珊责任编辑:任丽利
投稿邮箱:jilin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