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

时间:2016-8-30 16:51:14 来源:水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乃至局部张力性水疱等,其病发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致残率较高。DVT构成后将直接致使患者生活质量的下落,因此在积极进行抗凝、溶栓医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DVT患者的临床护理支持。整体护理理念就是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系统性的全方位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提升。本文将探讨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DVT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

■研究对象本组例,来自我院年1月~年2月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经静脉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全部诊断符合世卫组织制定的“下肢静脉血栓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34~79岁,平均(46.3±6.7)岁。例患者中,混合型DVT71例,中央型DVT49例,其中86例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溶栓医治,34例采取参与导管溶栓医治。纳入标准:知情同意且愿意配合;有一定浏览及表达能力,无认知障碍及行动异常。■整体护理方法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视察,周密监测血压、意识、瞳孔、呼吸节律、尿液及大便色彩的改变,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出现肺栓塞,应立即嘱患者平卧,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避免咳嗽及剧烈翻动,迅速报告医师进行抢救。对皮温、色彩、肿胀程度和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进行记录,溶栓医治时加强皮肤观测,逐日丈量周径并与溶栓前比较,视察穿刺点、鼻腔、牙龈等有没有出血,注意有没有低凝状态表现,严格监测凝血功能,保持APTT在正常值1.5~2.5倍;嘱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要轻,避免抠鼻,严防出血并发症。输液时尽可能减少周围静脉穿刺次数,避免屡次、多部位反复穿刺,同一静脉延续输液时间不超过48h,参与溶栓导管溶栓时,做好导管管理,加强导管引出皮肤处的消毒,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局部感染和导管菌血症的产生。生活护理加强病房巡查,做好患肢管理,做好体位护理,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减少局部受压时间,避免急剧体位改变,患肢严禁冷热敷及推拿;为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减缓疼痛,应指点患者膝关节微屈,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对下肢广泛水肿者,应指点患肢制动及保护,避免造成挤压和碰撞。做好饮食护理,保持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护士应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避免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腹内压增高及加重心脏负荷;各项护理动作要做到柔柔体贴,避免加重患者痛苦。健康教育当患肢水肿明显消弱,已度过急性期,应适当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利下肢静脉回流,避免新的血栓形成。护士或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足、踝主动运动。方法:髋、膝关节的屈伸运动(10~20次/min),足、踝关节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10~20次/min),运动应按部就班,每天不超过3次,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准,以后活动量可随肢体恢复情况逐步增加。给患者及家属讲授有关深静脉血栓的知识,告诫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讲授延续运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因患者出院时仍处于恢复期,要强化出院指点,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烟酒,饮食注意事项,坚持做好康复训练,及时复查等。心理支持DVT患者因心理压力较大,焦虑、抑郁等情绪普遍存在,特别在溶栓进程中因输液时间漫长更容易致使烦躁不安,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必须制定详细的心理护理计划,并根据入院心理丈量的相干数据,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个性化心理支持,使其在院期间得到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愉快地接受医治。要重视提高护患的沟通技能,做到态度和蔼,注意聆听,千方百计照顾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鼓励他们公道表达自己的需求,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消除不安和疑虑,从而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中国护理之声交换群集锦:

中国护理之声交换群冰冰主任群冰冰护理部主任群1()冰冰护士长群1()冰冰医护交换群冰冰护士长群护理之声医护一体化群李冰微博: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麓客众创书香沃土 科技创新岳麓山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wh/98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