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孩车内点燃衣服瞬间成火人开车带

时间:2018-4-5 20:42:10 来源:水肿

导读:

3岁大的男童,被爷爷奶奶留在小货车里,就是这转眼的工夫,悲剧发生了。3月15日,在安徽亳州蒙城县许疃镇,一名男童在车内玩耍时,用打火机点燃衣物,很快被大火包围。在孩子被抢出时,全身被烧得焦黑,经诊断为特重度烧伤(最重的一种)。截至昨日,医院里先后接受了多项手术治疗,目前孩子伤情稳定,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3岁孙子被留在车里,路人大喊起火了

小旭今年只有3岁,家住安徽亳州蒙城县许疃镇小圩村,平时父母都在浙江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小旭的爷爷陶师傅每次去镇里做生意时,都会开一辆小型货车。为了方便照看孙子,他会在车里多备一些被褥,祖孙三人经常吃住在车里。

3月15日早上,陶师傅带着孙子像往常一样来到镇里忙活。他的杂货摊就摆在货车旁10米左右处。事发前,小旭被留在货车后座上,奶奶则在车后方收拾货物。

上午7时许,陶师傅正在小摊上忙活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喊“着火了”。在车厢外,陶师傅发现车内的被子、衣服都已经被烧着,孙子小旭在后座上使劲翻滚挣扎。陶师傅想开门,可是车门不仅被反锁而且已经烧得滚烫。周围有路人拿着铁棍赶过来,砸开车窗。陶师傅和路人一起,将孩子抱了出来。

小旭被抱出来后,只见他浑身焦黑,上身的衣服袖子、领口几乎都被烧完,头发已经不见了,医院抢救。

 被烧伤的男孩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诊断为特重度烧伤仍未脱离危险

因孩子伤情太重,小旭很快医院。烧伤科主任徐能武告诉记者,孩子当时情况非常严重,属于最严重的特重度烧伤,即烧伤面积占到体表面积的26%,其中深三度创面超过四分之三,同时还有吸入性损伤,烧伤休克等症状。

医院立刻组织了专家会诊,并为孩子进行手术抢救。从目前效果看,几项手术均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因为患者伤情过重,目前暂时还未脱离生命危险。徐能武表示,接下来患者还要面临20多天的危险期。在此期间,医院要全力应对孩子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肺水肿、肺部感染、全身感染等情况。即便是最理想的情况,今后孩子面部也会留下疤痕,双手也无法恢复到正常情况,会落下后遗症。

原本车门没上锁,可能是孩子误碰锁上

陶师傅告诉记者,起火原因可能是孩子摸到了放在车内的打火机,一不小心引燃了车内衣物。事发时,车辆并没有上锁,可能是孩子触碰到车内锁,导致车门一时打不开,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事故发生后,陶师傅和爱人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在医院里,陶师傅一直在不断地自责,已经好几晚上没有合过眼。医院除了组织专家救治伤者外,医院工作人员对小旭施以帮助,可是小旭接下来还需要10多万元治疗费用,医院希望有好心人能伸出援手,挽救这个只有三岁的孩子。

春节前后儿童意外高发

男孩意外伤害比例大,2—6岁占了八成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时期,截至目前,医院已经接诊了十多例孩子意外伤害的病例,徐能武表示,越来越多的病例必须让家长敲响警钟。

医院统计,接诊的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包括异物尖锐物穿刺伤、挤压骨折组织挫(裂)伤、烧烫伤、中毒等。其中,男性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且2—6岁年龄段占比约8成。“男孩因为天性好动,更容易遭受伤害。而2—6岁的孩子,可以不用大人带着玩耍,但同时安全意识又不高,因此更容易受到伤害。”

在本起病例中,孩子在遭受伤害时,家人如果能够掌握一定急救知识,也会减轻伤害。徐能武表示,孩子被抱出后,应该第一时间对伤口大量冲洗冷水。徐能武还提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都是出自留守儿童家庭,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方式,往往只注重平时的看护,而忽略了对孩子安全知识的教育,孩子发生危险时,也不具备紧急处理的必要知识,这些都会加重伤害后果。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马志亚吕新阳文/摄

延伸阅读: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粑粑麻麻喜欢带孩子驾车出行,今天和大家分享开车带孩子出游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知识,由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大家开车带孩子需要处处留心,小心呵护好小朋友。

一、不要将孩子抱在腿上

当孩子独处一座时,若车速稍高遇有紧急制动或车辆转弯,强大的惯性或离心力会使孩子身体突然撞上车体或车内的物件而致伤。

于是有人便将孩子抱在自己的腿上,殊不知这样若遇紧急制动或车辆发生碰撞时,即使是成年男子也不可能抱住孩子,而且成人会被抛向前方将孩子挤伤压伤。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坐在后排,家长坐其一侧小心防护。注意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后排座位上睡觉。

二、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的作用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可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免遭两次伤害。

这点对孩子尤其重要。目前国内轿车上还没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安全带,那么在使用成人安全带时,应注意避免安全带绕过孩子的脖子,以免在紧急制动或碰撞时伤及孩子。

此外不可让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和一个成人或一个成人抱着孩子共用一条安全带,因为此时安全带很难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三、关好车门车窗,一定不能让孩子从天窗或者侧窗探出身子

带孩子乘车时,一定要检查车门是否关紧后再起步,以免转弯时车门突然打开,将未坐稳的孩子抛出车外。

另外,还应注意将车窗关好,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他们往往会将头、手伸出车外,或趴在敞开的车窗口观看车外的风景,这样在超车、会车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四、不要让孩子乱抓乱吃东西

孩子天性好动,往往会乱抓乱扳车上的器件,以致损坏。

有的乘车时爱用匙勺吃东西、用较硬的吸管喝饮料,或玩一些又大又硬、有棱有角的玩具,这也是极不安全的,应予禁止。否则当车辆紧急制动时,这些东西很可能刺伤孩子的脸部或喉管。

五、不要边开车边哄孩子或者和孩子说笑

如果驾车时孩子啼哭不止或在车内不停地打闹,切忌边驾车边哄孩子,否则会分散注意力,极易引起交通事故。

正确的做法是将车停在安全地带,把孩子哄好或管教好以后再继续行驶。

(资料图)

六、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有些车主下车办事时,喜欢将孩子单独锁在车内就匆匆离开。在没有成人照看的情况下,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孩子一个人呆在车内,不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便会乱动。

若车主拔走了车钥匙,孩子乱捅乱拔,车主在开车前又不注意检查,往往会因孩子的乱捅乱拔而发生意外事故。

若车主忘了拔下车钥匙,孩子模仿成人拧动车钥匙,使车辆突然启动、起步,其危险可想而知。

另外,夏季车内温度高,孩子易中暑;若车内开着空调,则孩子易中毒;若车辆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被锁在车内的孩子逃生无门;遇到坏人盗车时,孩子首当其冲受到危害。

因此,停车时应把孩子带在身边,或委托他人代为照管。

七、要安装车窗和自动车门锁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动,汽车在行驶中,一定要锁好后排的车门和车窗。

行车中若孩子突然打开车门将会被抛出车外;车上的中控锁、电动窗及其他按钮把手也易引起孩子好奇,无聊之时突然按动、扳动,或打开车窗,既干扰驾车,也易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八、车内堆砌装饰品

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的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

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九、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定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

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以下是一位妈妈对此分享的做法:

我抱孩子上车后,让孩子抱紧双手坐好,我关车门,免得夹到她的手;下车后,让她站在我旁边,观察好前后的情况,然后关车门;我有事情拿东西,让她站在我们的车后,或旁边靠墙、靠草等人行道这一侧的安全地带。

现在孩子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就是我不在旁边的时候,决不跑到车旁边不安全的地方;行驶过程中,让她固定坐在驾驶座后面的座位,怕她乱开车门,将左后侧车门儿童安全锁启动,这样她在里面无论怎样摆弄把手,都开不了车门,只能够从外面打开。大人有时候坐的时候,打不开车门还觉得不方便,但这种不方便是值得的。

十、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崩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

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

十一、年幼儿童不能使用成人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照成人身材设计的,但是在车祸时可能会勒住儿童的脖子,造成致命的伤害。

一般来说,4岁以下的儿童要使用后向式安全座椅。当儿童长到超出其后向式座椅时,就要采用前向式安全座椅了。12岁以下的儿童要使用儿童增高坐垫并系好儿童安全带。

十二、谨慎驾车

开车最好穿平底鞋。穿高跟鞋踩离合器心慌,并且鞋跟踩刹车容易卡住。

专家也说高跟鞋把后脚支点抬高,无形中增大踩制动踏板的力度和角度,司机需踮着脚尖狠踩踏板,才能达到正常踩踏和制动效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容易导致刹车延误等状况。

车内可以备多几双鞋,包括各种颜色的高跟鞋和靴子,下了车再换下高跟鞋,上车最好换平底鞋。开车速度不图快,慢慢开。

为了孩子,粑粑麻麻们一定要谨慎驾车。

内容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杨婷

赞赏

长按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wh/953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