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接诊1例热射病人,医院一下午就接诊4例中暑病人,医院1名89岁的老人因不舍得开空调重度中暑……持续的高温把人“烤”出病来,昨医院得知,中招的人还真不少。89岁老人不舍得开空调重度中暑大热天,最常见的情况是中暑。昨天,一名89岁的老太太在医院确诊为重度中暑,这是今年入夏以来该院接诊的第一例重度中暑病人。老太太平时一个人住,昨天早上9点不到,她二儿子来送菜,门一打开发现她在躺椅上已经昏迷。医院后,接诊的医生护士也吓了一跳:老人的体温根本测不出来(温度计超过42℃就无法测出,俗称体温爆表),且老人脸色苍白、身体抽搐、心跳快、血压高,情况很不乐观。医生们立刻对她进行物理降温,用酒精擦身、吃退烧药、输液等,所幸40分钟后,老人睁开了眼睛。“幸好家里人发现及时,要是时间一长,会累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急诊科主任黄世恩说。据了解,老人生活比较节约,白天不开空调,只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开一会儿。提醒:发现路上、家中有人因中暑昏厥怎么办?首先要迅速将患者移动到阴凉通风处,解开领口、衣裤以便散热,可买冰镇矿泉水、冰雪糕等,冷敷于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做物理降温,若病人出现高热、抽搐、神志不清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32岁男子烈日下爬山进了急诊室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医院急诊科主任戴海文时,他的神情有些疲惫:前一天晚上,他刚和团队花6个小时抢救了一名热射病患者,当天晚上11点左右,病人终于恢复神志,体温降到37℃,脱离生命危险。病人姓陈,今年32岁,男性,前天中午在虎跑爬山,爬了一两个小时后感觉头晕乏力,最后竟然昏厥。下午5点左右,他被送到医院。“当时他已意识模糊,口齿不清,有记忆力障碍,问他问题答不上来,并伴有抽搐。一测体温高达40.2℃,符合热射病的特征。”戴海文说。在中暑中,最严重的就是热射病。“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它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8小时内无法苏醒的话,情况就不容乐观。”戴海文解释,小陈的发病原因跟长时间暴晒加上剧烈运动有关。提醒:高温天尽量避免在白天运动,尤其是午后阳光正烈的时候。运动时一旦出现头晕乏力等状况,应果断停下来在阴凉通风处休息。运动1小时左右应补充一次水分,且最好是带盐分的水。大量流汗后应选电解质饮料昨天,送外卖的小张因头晕、乏力,来到浙江大医院就诊。经过诊断,病因找到了:送外卖途中出汗多却没有及时补充盐水,电解质缺少引起电解质紊乱,医生给他挂了盐水后很快就恢复了。很多人会在流汗多的时候选择大量饮水,殊不知喝水并不是多多益善。浙医二院技能中心副主任景继勇解释:“流汗太多,水与电解质从体内大量排除,血液浓缩、黏稠,机体会做出反馈让人喝水。但此时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再加上出汗排出一部分电解质,会发生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缺水时,包括大脑在内的内环境会向血管内输送水分维持循环血量,机体处于相对高渗状态,此时大量无电解质水摄入,血液得到迅速稀释,会使过多液体进入脑部,造成脑水肿,严重时会引起昏迷。提醒:景继勇建议市民在夏季出汗后,或发生中暑、出汗后晕厥等热症时,应当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功能饮料,“选择此类饮料时,应注意成分表上电解质含量,至少要几十(每毫升)至几百毫克(每升)才有效。同时选择的饮料不能太甜,饮料如果含糖量过高,会使血糖迅速升高,进而造成血清钾的减少。”晒后要做好抗炎、冷敷、保湿持续高温,很多人选择游泳避暑,但李先生在海水中游了一个多小时后,肩膀、后颈处的皮肤被晒得通红,并伴有针刺样疼痛感,疼痛难耐的他不得不前往浙医二院就诊,临床诊断为严重晒伤。浙医二院皮肤科蔡绥勍主任医师解释,紫外线可分为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及短波长的UVC。能对人体皮肤带来伤害的主要来自于长波UVA与中波UVB。UVA会致人越晒越黑,UVB则是使人晒伤的祸首,严重晒伤会引起灼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我们常用的防晒霜上有SPF、PA两个指数。SPF是防UVB,也就是防晒伤的;PA用于防UVA,防晒黑。像现在这种高温天,建议市民选择SPF至少要在35以上,甚至50以上,PA则在3个加号以上。”蔡绥勍提醒,出门时要做好打伞加防晒霜的抗晒组合,防晒霜不要只搽一次,要定时补搽。提醒:被晒伤后,要做好抗炎、冷敷、保湿三件事。轻度晒伤如出现红斑、水肿的,建议先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吃一些抗过敏药。冷敷也可减少炎症,将冰毛巾敷在晒伤部位,最后要喷抹水乳保湿。注意,晒伤的人不宜用沐浴露洗澡,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