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患者的护理

时间:2020-9-7 20:07:22 来源:水肿

昆明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0.html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定时发作寒战、高热、大汗,继之缓解,可有脾肿大及贫血等体征。

一.流行病学:

1.1传染源疟疾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1.2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我国主要为中华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极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1.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产生缓慢,维持时间不长,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多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1.4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多,恶性疟主要见于热带,三日疟、卵型疟相对较少见。一般夏、秋季发病较多。

二.身体评估

首先评估病人发热的时间与间歇时间及热型。

评估病人肝功能、有无肝脾肿大,及贫血和贫血的程度。

评估病人有无颅内压增高、惊厥及呼吸衰竭等表现。

观察病人尿液变化,及时发现急性溶血反应。

病人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及有无焦虑恐惧心理。

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大单核细胞增多,多次发作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下降。

疟原虫检查血液及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

三.护理

虫媒隔离

休息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病人体力消耗。

饮食注意给予高营养饮食,发作期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应给予高铁质、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饮食。

典型发作寒战期:应注意保温,如加盖棉被、放热水袋等。发热期给予物理降温,温度过高可给退热药。大汗后给予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避免着凉,并应多饮水,防止虚脱。缓解间歇期应保证病人安静休息以恢复体力。对凶险发作有惊厥、昏迷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按惊厥、昏迷常规护理。如发生脑水肿、呼吸衰竭时,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并做好相应护理,防止病人突然死亡。

黑尿热的护理

(1)应严格卧床到急性症状消失。

(2)保证每日液体入量~ml,不能饮用者需静脉输液,每日尿量不得少于ml。

(3)贫血严重者给以配血、输血。

(4)准确记录出入量。

四.药物治疗的护理

(1)使用氯喹者,除应观察胃肠道反应外,应特别注意观察循环系统的变化,因氯喹过量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及血压下降。

(2)服用伯氨喹3~4天后可发生发绀或溶血反应,应注意观察,出现上述反应时需及时通知医生并停药。

(3)静脉点滴氯喹及奎宁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与滴速,严禁高浓度、快速静脉推入,以每分钟40~50滴为宜。抗疟药物加入液体后应轻轻摇匀。在滴注过程中应有专人守护在床边,如发生严重反应,立即停止滴注,因上述两种药物均可致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死。

五.预防

管理传染源:根治现症病人和带疟原虫者。急性期病人症状消失后可解除隔离。根治带虫者常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1个月进行,常采用乙胺嘧啶与伯氨喹联合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按蚊孳生地及杀灭蚊虫。

保护易感人群:采取防蚊措施;药物预防对高疟区及暴发流行区的人群和流行地区的外来人群给予预防性服药,可用氯喹或乙胺嘧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wh/1181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