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水分穴治疗腹泻浮肿水肿腹水

时间:2018-11-22 20:40:59 来源:水肿

导读:按摩水分穴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水分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水分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即:肚脐上一拇指宽处)。采用仰卧取穴.

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8等分,在连线的下1/8与7/8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图①)。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穴区内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有肋间神经与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Shuǐfēn(RN9),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别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1)“水分穴”。“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分水名意与该穴同。

(2)“中守穴”。“中”,与外相对,指中间。“守”,把守也。中守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循腹正中线的任脉下行。本穴物质为神阙穴冷降而至的地部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经水循任脉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经脉道路中间有关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穴”。(3)“中管穴”。“中”,中间也。“管”,管道也。中管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本穴为任脉气血由气向液的转化之地,转化后的液态物则循任脉道路向下而流,任脉如同经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穴”。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小部分散于任脉之外。分流水湿。

主治疾病:腹痛,肠鸣泄泻,腹胀,腹水(腹积水);翻胃,反胃,吐食,小儿陷囟,小便不通,腰脊强急,蛊胀,浮肿水肿、以及肾炎等。

水分穴位配伍:配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配内关穴治反胃呕吐;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配脾俞穴、三阴交穴治浮肿。配天枢、三阴交、足三里,有调和气血,健运脾胃的作用,主治绕脐痛,腹泻,纳呆。配气海,有行气利水的作用,主治气滞水肿。配三阴交、脾俞,有健脾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虚水肿。配阴交、足三里,有健脾和胃,活血祛瘀,益气行水的作用,主治鼓胀。

文献摘要:《外台》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铜人》: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刺,针,水尽即毙。《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寒则通之灸之,热则水针。

直刺0.5-1寸。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孕妇不可灸。

以指腹向下按压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或以四指集中按压此穴,同时有规律地呼吸。经常按摩水分穴可达到将益肺,健脾补肾、疏通任脉、利水化湿、消肿集于一体的功效。

为方便亲们学知识,老艾堂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szwh/1042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