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大国粹,鲁迅先生全部抨击过,您觉

时间:2024/8/13 12:17:53 来源:水肿

白癜风学术高峰论坛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70423/5327544.html
京剧、国画、中医是享誉世界的三大国粹,鲁迅先生素来对三者不感冒,全部抨击过。他的观点并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正确,作为后人我们一方面要了解当时的背景和鲁迅个人的经历,另一方面也应该改良、发展我们引以为傲的国粹。鲁迅对于中医的抨击。这一点应该是最无疑问的,也是最被人熟知的。鲁迅对中医应该是最熟悉的,他有过学医的经历,医学是除了文学外他最熟悉的领域。早年,鲁迅父亲得了水肿病,被“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蟋蟀一对、败鼓皮丸之类稀奇古怪的中药”将其治死(《朝花夕拾·父亲的病》),难免给他极其反感的印象。鲁迅在《〈呐喊〉自序》说得很清楚,他是在新学堂接触到现代医学,与中医进行比较之后,理性思考后得出著名论断:“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鲁迅在狂人日记》、《药》、《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等文章中,有意无意地就会黑中医。他是民国甚至历史以来最大的中医无用论者,是确定无疑的。至于有些人说他后期对中医态度有所改变,比如赞扬过《本草纲目》和古代种痘术,我认为那更多的是认可古代的经验技术,对待中医的态度没有本质变化。鲁迅对于京剧的抨击。鲁迅对京剧毫不掩饰的表达憎恶之情。在《社戏》里,鲁迅说他二十年里只看过两回京剧,无非是“咚咚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一大班人乱打”,戏台下则“太不适于生存了”。他偏见的看待京剧中的象征艺术,曾说过:“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是象征?他除了白鼻梁表丑角、花脸表强人、执鞭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哪还有什么说不出、做不到的呢?”郁达夫在《回忆录》中谈到他们讨论如何改良京剧,结果鲁迅对此毫无兴趣,甚至幽默的挖苦京剧。对于当时最具盛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鲁迅更是多次攻击,在《论照相之类》、《拿来主义》、《略论梅兰芳及其它(上、下)》中,对梅兰芳毫不客气的批评和挖苦,致使两人老死不相往来。鲁迅对于国画的批评。鲁迅对于绘画是很有兴趣的,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了自己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喜欢用一种“荆川纸”摹画小说上的绣像,而且积攒了一大本。他为自己的著作设计过很多封面,为自己的文章画过很多插图;编印过《死灵魂百图》《士敏士之图》《蕗谷虹儿画选》《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等许多画谱。但是鲁迅对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是持批判态度的。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中,直截了当的说:“我们的绘画,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划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竞尚高简,变成空虚。”他对民国画界的主流,即使是徐悲鸿和林风眠,也刻意保持了疏远的距离。当然,鲁迅对于工笔画还是欣赏的,多有言论,不再赘述。纵观鲁迅对于国粹的批评,与国粹本身具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国的三大国粹更多的是一种“意”上的体现,侧重一种飘渺无定的“境界”。鲁大师以文字为生,思维却更偏向于“理工男”,更多的偏执于确定性的把握,因此于传统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不管怎么样,他的一家之言,也值得文化传播者思量,而不是一味反驳和批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sm.com/jbbk/1593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