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的强弱关系人体健康。近日,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发现,现代人血流动力越来越弱,这导致人们经常出现头晕、哈欠连天等症状。而长期血液动力不足,甚至可能引起脑中风、冠心病等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血流动力不足全身受害
“心脏像一个水泵,如果它的入水口与出水口的水量都减少,即收缩功能减弱,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时,会产生血流动力不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德平表示,血流动力不足会阻碍血液循环系统,对全身造成危害。
中国医学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伟宪介绍,衡量血液动力是否“有劲”,就要看血液是否能驾驭身体日常的消耗。如果血流动力不足,人体的血液“供应”就会跟不上,进而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症状。
四肢无力,双脚浮肿。腿部的血液动力不足,可能会经常腿酸、腿胀或腿疼;如果是手部或胳膊,可能会手上没劲、甚至提东西都费劲。此外,心源性水肿与血流动力不足密切相关,足踝、小腿等部位易产生浮肿。
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脑组织供血不足,可引发脑缺血缺氧,大脑的整合机能就会明显受损。并由此引起头晕眼花、全身无力,走路不稳,记忆力明显减退,影响工作、学习效率。甚至发生昏倒、脑梗死等。
心血管疾病。血流动力是心脏收缩产生的压力,血流动力不足易引发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如果心脏供血不足,也会影响其他器官的泵血,对其他器官也有严重损伤。
肺部淤血。由于心排血量降低,静脉回流受阻,肺部也会形成淤血。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的状况,会咳出粉红色泡沫痰,长期可使肺泡壁增厚和纤维化,质地变硬,肉眼成褐色,称为肺褐色病变。
三大指标衡量血流动力
刘德平介绍,血流动力指血液在体循环系统中流动,主要研究血压、血流量、血流阻力、血流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血流动力不足时,以下几大指标也会发生改变。
血压过低。血流动力不足的一大表现是血压过低。医学上认为,当血压降到90/60毫米汞柱以下时,就可称为低血压。
血压骤降。刘德平表示,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擅自加大降压药的剂量和服药次数,或者是突发性事故的发生,都会导致血压急降,血流动力不足。
血流缓慢。受情绪、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血液中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的内壁上,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加大,导致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变缓,血液不能充足供应。
血管和血液都要健康
杨伟宪表示,如果血液干净,血液动力也会正常。反之,则会影响血液正常流动,血液中的杂质还会沉积在血管上,使血管壁“伤痕累累”,加速血管老化。长此以往,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注意膳食平衡,戒烟限酒,不熬夜,坚持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此外,还应养成定期体检的健康观念,